“太空稻”成长档案
骄阳似火,稻穗摇曳,大田里漫出藏不住的稻香。7月9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忙着收割成熟水稻。
这批水稻由他们亲手育种、挑选,成为跟随嫦娥五号探测器“上天揽月”的旅伴,看过其它水稻从未看过的风景,穿越范艾伦辐射带,遭遇太阳黑子爆发,成为人类史上飞得最远的一批稻种。而后,它们又安全返回地球,来到科研人员的手中。
4个多月来,“太空稻”在广东扎根,萌芽,成长,灌浆,结穗,本报的镜头紧紧跟随,现场见证——
在航天育种中心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小心地在培养皿播下珍贵的种子,静待萌芽,细心纪录萌发率,观察生长情况;
温室大棚里,华农师生们用拇指和食指小心地拈起一粒稻种,放到蓝色的大盆里,按间隔4厘米排列成点阵;
显微镜下,水稻的根尖组织毫发毕现,凝成一幅幅充满科学之美的“中国画”;
大田里,已长到30厘米高的水稻秧苗按单穴单株的方式,浅浅插在土壤里,首次直接享受广东的阳光雨露;
烈日下,金黄的稻穗把健壮的水稻都压弯了腰,科研人员在其中穿行,在每株水稻个体上小心地取下约500粒稻种,整理归档,准备下一步的研究;
打谷机轰鸣声中,新鲜打出的稻子香气四溢,意味着完成了首季种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
按照航天育种的一般规律,在4至5个世代后可以把水稻的优良性状稳定下来,一切顺利的话,“中国天稻”的育种成果有望在明年底初步呈现:
深入了解模式生物响应深空环境的分子及遗传机制,为探索生命起源、物种进化和宇航生物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获取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优良新基因,并形成完善的关键基因利用技术体系,服务于水稻品种选育;
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绿色的水稻新品种满足多元化产业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广应用,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一粒小种子,藏有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