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实录!《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顺利举办

时间:2021-12-06 10:14 来源:本网
【字体: 分享到:

  12月3日下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黄智饶主持。

图片

▲《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现场。


  以下为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布会,我是本次发布会主持人黄智饶。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绿色发展,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已转发至珠三角9市。今天我们邀请了相关负责人和专家来介绍行动方案的有关情况,同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感谢各位记者的大力支持!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有: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庆营先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文先生,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发展处处长于培松先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省水产养殖污染修复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谢骏先生,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党委委员高盛全先生。

  首先请高庆营先生介绍《行动方案》的有关情况。

图片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庆营介绍《行动方案》的有关情况。

  高庆营: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行动方案》近日已正式印发实施。为了便于社会各界更深入地了解《行动方案》内容,更好地支持我省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今天由我来向大家介绍《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行动方案》的编写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补短板、强基础,切实改进水产养殖基础设施,重建岭南特色现代桑基鱼塘,打造美丽渔场,全面推进珠三角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现代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

  珠三角是我省池塘养殖主产区,也是我省水产品稳产保供的“主力军”,经多年发展,目前珠三角9市池塘养殖面积达到了247.3万亩,占全省池塘养殖总面积的67.4%;池塘养殖产量277.78万吨,占全省池塘养殖总产量的63.7%。

  为全面推进珠三角池塘养殖转型升级,我省出台了《行动方案》,目的就是要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推动广东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带动产业兴旺,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渔业的力量。

  从具体内容来看,《行动方案》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行动方案》以重要公共水域周边区域、水产养殖主产区、连片养殖区域等为重点建设区域,以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传统桑基鱼塘等为主要依托,因地制宜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佛山南海西樵、顺德均安、广州番禺海鸥岛、南沙区渔业产业园、江门鹤山古劳水乡等地建设一批示范性美丽渔场。

  第二个特点是提升文化底蕴,传承经典。《行动方案》秉承传统岭南特色桑基鱼塘理念,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实施示范性美丽渔场建设,推进现代渔业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融合”,重塑岭南基塘鱼塘文化。

  第三个特点是推动机制创新,保障安全。《行动方案》借鉴“河湖长”制经验,以此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在渔业生产领域努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接下来,我再介绍一下《行动方案》的六大重点任务。

  第一大任务是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养殖池塘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场所,常言道“宽水养大鱼”,按照“池塘规整、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建设要求,对池塘进行挖深等改造,对比未改造前,池塘容量扩大20%,亩产值提高20%以上,发病率减少20%,减少用药60%左右。

  第二大任务是推广应用引领性技术。应用引领性技术是我省传统池塘养殖向现代化池塘养殖发展的重要途径,鼓励引入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倡导精准密度集约化养殖,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保障养殖水域有一泓清水。

  第三大任务是规划建设智检小站。建设以快速检测、合格证自助开具为核心,兼备科普宣传、质量溯源、网格化管理等功能的智检小站服务综合体,解决生产主体上市前开展主动送检和开具水产品合格证不够便利问题,打通塘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初一公里”。

  第四大任务是推进尾水排放在线监测。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状况,为水质管理提供数据和决策依据,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活动深度融合,推进智慧渔业。

  第五大任务是发展规模化经营。鼓励养殖户将池塘进行流转,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100亩以上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让养殖户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第六大任务是提升水产品质量。深入开展水产品“不安全、不上市”专项行动,全面压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管理措施,健全工作制度,探索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为保障《行动方案》真正落地见效,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实行市、县(市、区)长负责制,将改造任务列入本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绩效考核内容;同时加强资金保障,强化政策扶持,形成“政府扶持、金融支持、企业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用水用电用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保险等方面,引入有实力的养殖企业,引导池塘所有者适当延长池塘承包期,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长期稳定投入。

  各位记者朋友,《行动方案》是未来三年推进珠三角9市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的“行动指挥棒”,对加快推进我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接下来,我们将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法治保障、考核评估等各项措施,保障《行动方案》目标如期实现,力争广东现代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谢谢!

  谢谢高庆营先生的情况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答记者问

  农民日报记者

  请问高厅长,《行动方案》主要是针对珠三角9市,对于珠三角9市以外的其他区域,比如粤东、粤西以及粤北地区,又有哪些措施来推进这些地方的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呢?

  高庆营: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对于珠三角地区以外的广东其他区域,我们也将根据《行动方案》中的措施因地制宜推进当地的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首先,可以参照珠三角9市行动方案和资金补贴方式等,开展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推进当地的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在今年省的渔业发展专项里,我们专门设置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示范项目,面向全省申报,计划推动不少于10万亩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工作。

  其次,沿海地市可以学习湛江吴川处理高位池养虾的经验做法,粤北地区可以借鉴清远的一体化设备和冬季种植黑麦草的方式推进当地的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同时,通过实施“五大行动”来推进珠三角以外的区域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第三,我厅与省农信联社签订了《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省农信联社同步推进了专门针对池塘改造和尾水治理的金融产品——美丽池塘贷。我们还要求各地在用水用电用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保险等方面予以政策的支持。

  接下来,省农业农村厅将持续跟踪全省池塘改造绿色发展工作的推进情况,推介一些好的做法、先进经验,加强示范带动,力争早日实现我省渔业产业振兴、渔民富裕的目标。谢谢!

  南方日报记者

  南海西樵镇打造的渔耕粤韵项目呈现了岭南生态桑基鱼塘面貌,请问高委员,西樵在池塘升级改造方面有何经验做法和成效?

图片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党委委员高盛全答记者问。

  高盛全: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桑基鱼塘是珠三角人民创造的一种高效生态的农业模式。通过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粪喂鱼,鱼粪肥泥,塘泥种桑,实现饲料高效循环利用,养殖过程零废料,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之为生态农业的典范。

  西樵山南麓现有养殖基塘约4.3万亩,其中西樵山所在的西樵镇约占2.2万亩,相邻的九江镇约占2.1万亩,是珠三角地区保留最完整,以基塘模式为主的连片农业生态区。

  我们在池塘升级改造行动中,计划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引导,共构池塘升级改造新模式。因基塘系统的地域性,基塘改造并无统一的模式可循,目前我镇因地制宜,以“政府主导+连片改造+集约出租+兼顾公平”为主要模式进行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通过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表决实施连片改造,改造完成后集约出租给养殖大户,同时兼顾个别以农耕、渔耕为生计的农民需求,就是在集约出租土地上预留一部分鱼塘平价转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且对已承租连片较大水面的鱼塘养殖户,引导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续延租期,让养殖户自行投资、自主改造。

  二是多管齐下,共促养殖池塘转型升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的重点是推进生态渔业建设,池塘养殖尾水污染治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加快推进工作的同时,还需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养殖企业发挥“领头羊”作用,积极主动带头推动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行业协会发挥“连心桥”作用,会同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规模养殖场尾水达标排放试点建设,确保尾水达标排放。

  三是齐心协力,共建乡村振兴美好未来。基塘农业是我们镇除村级工业园外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基塘养殖是南海区西部三镇的传统养殖模式。塘基上自然生长的本土植物,以及养殖户在塘基上种植的经济作物,共同维系了珠三角水乡特有的生态循环系统,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打造“鱼肥水美人和”的祥和环境。

  结合省里的美丽渔场建设,我们西樵镇计划以西樵山南麓鱼塘湿地片区为主体,拟建设万亩连片的生态文化产业园,重点推进基塘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西樵镇的“广东佛山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已经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池塘改造、渔场建设带动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我坚信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必定会让渔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行动方案》目标之一是要建设100个智检小站,能不能详细谈一谈关于智检小站的建设条件、工作内容以及对水产养殖的意义?谢谢!

图片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

  陈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智检小站的应用场合很多,包括主产区村委、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型种养殖基地、养殖户集聚生产基地、供销助农服务平台、收贮运配点、农贸市场等场所。其建设条件要求场地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提供通水通电的条件,周边有一定的水产业基础做保障。目前我们考虑探索的运维方式有三种:一是政府投资、机构运维、农户共享;二是政府投资、驻勤轮岗、农户共享;三是政府投资、企业维护、农户共享。目前,肇庆、江门等市已经建设了10多个智检小站,其中有一部分是水产品智检小站,从运行情况来看效果良好,这将有利于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向精细化、智慧化来提高,包括水产品的溯源、合格证等,为农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行动方案》为指导,在珠三角9市建设100个水产品质量安全智检小站,建立健全水产品产地准出机制,实施以合格证管理为核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确保水产品稳定供给、放心安全。谢谢!

图片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文答记者问。

  南方农村报记者

  《行动方案》提出要建设30个美丽渔场,具体建设标准是怎样的?

图片

▲南方农村报记者提问。

  于培松: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前面高厅长已经介绍了三年行动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三大特点、六大任务,结合这三大特点、六大任务,我们聚焦生态环保、聚焦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想重塑一个岭南特色的桑基鱼塘,前面也有介绍桑基鱼塘具体内容。在全面推进池塘改造的基础上,必须有一些引领性、示范性的一些比较大的美丽渔场,所以我们提出“美丽渔场”的概念,来达到引领全省池塘改造的示范性作用。

  具体到美丽渔场建设标准,大概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环境优美、绿色生态;二是科学布局、设施完善,要求渔场选址及布局合理,占地面积达1000亩以上。三是模式先进、科技引领,提升广东渔业自动化程度和数字化水平;全面建设水产品安全的智检小站,这也是《行动方案》中提出比较有亮点的东西。四是深挖底蕴、彰显文化,要求深入挖掘渔业生产、餐饮和民俗等渔业文化,讲好自身渔业文化故事和“鱼”的故事。建设渔业科普展览馆或展览长廊,绘制珠三角基塘种养文化墙,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生态环保理念。五是协同发展、效益显著,要求推广水产绿色养殖新模式,创造就业机会,全面落实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

  目前省农业农村厅正在制定《珠三角示范性美丽渔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这个方案里面有具体的建设标准,已征求完相关单位意见,经修订后,将正式印发给各地市参照执行。

图片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发展处处长于培松答记者问。

  海洋与渔业杂志记者

  《行动方案》里提到了“推广应用引领技术”,请谢教授详细谈谈,目前有哪些技术可以支撑行动的落地?

  谢骏: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行动方案》里提到的“推广应用引领技术”是指农业农村部推荐的重大引领性技术。目前有以下六大技术可以支撑我省《行动方案》的落地:

  第一个是“集装箱+生态池塘”养殖技术。该技术的变革要点就是把鱼养在集装箱里,原来的养殖池塘成为尾水生态处理池塘。该模式特点是养鱼过程鱼不接触池塘底泥,避免了土腥味的富集,有效提升了水产品品质,同时养殖用水在生态池塘处理后也可以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该技术已在广东、广西、安徽、云南、西藏、重庆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得到应用。

  第二个是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类似目前海水的高位池养虾,选择地势高的地方建设圆锥型养殖设施,养殖粪便通过人造水流从底部排出,再通过设施外面的沟渠或池塘中的微生物、藻类、水生植物和滤食性鱼类的逐级利用,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该技术已在广西和广东高明、惠州等地进行应用。

  第三个是池塘圈养技术。这与前面两个有所不同,它是将养殖设施——圆锥桶放置在池塘里面进行养鱼,也就是鱼养在池塘里的圆锥桶内,养殖粪便从桶底部抽到岸上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一体化处理。该技术已在湖北、四川和广东佛山、中山等地进行应用。

  第四个是渔光一体养殖技术。这是将光伏发电和池塘改造、尾水治理建设结合,在确保养殖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利用一部分养殖水面设置光伏板,既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破解光伏发电用地困局,又不影响鱼类生长的一种新型渔业设施,从而达到增加收入,节能减排的目的。该技术已在江苏、浙江以及广东江门、肇庆等地应用。

  第五个是池塘小水体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技术。通过对传统养鱼池塘进行工程化改造,在池塘中安装跑道式鱼槽,用设备推动水流动,鱼在水里跑步健身和生长。在跑道后端加装底部吸尘式废弃物收集装置,将粪便、残饵吸出至池塘岸上设施进行处理后再利用,实现整个养殖过程中水体循环使用。该技术已在江苏、浙江、四川和广东南沙、珠海等地进行应用。

  六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这是纯粹工厂化车间的生产方式,养殖和水处理设备都在车间里面进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基本上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在任何地点建立海水或淡水的养殖生产系统,达到生产过程程序化、机械化的要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该技术已在全国各地获得了一些应用。

  上述六项技术都是近年来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引领性技术,也在外省和本省落地,这些技术整体将水产养殖朝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方向推进,从物质资源化利用、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三个方面解决养殖的生态问题和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也可以从整体方面保障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地,使我省水产养殖全面转型升级。谢谢!

图片

▲省水产养殖污染修复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谢骏答记者问。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记者如果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在会后向相关发布人了解。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