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定了!农业农村部明年要干这些事

时间:2024-12-25 21:45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分享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12月18日闭幕后,农业农村部紧锣密鼓部署安排学习贯彻落实举措。

  12月19日,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紧接着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谋划明年“三农”工作安排。

图片

  这次中心组学习会,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的工作框架内,对明年“三农”各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思路、谋实打法,拉出清单表、画好施工图,要求务实具体,有很强的针对性。

  没有全局在胸,投不出一招好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总抓手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涵盖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农业农村部作为牵头抓乡村振兴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抓准、抓实、抓好,着实考验“统筹”的眼光、能力和水平。

  这需要一套实用管用的抓法、一套协同推进的机制。此次会议提出,要深入研究谋划,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

  “千万工程”是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可学可用的实践范例。这项工程发起之初,是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个小切口入手,但最终给浙江万千乡村带去的,是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全方位嬗变,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协同并进。“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为乡村全面振兴蹚出了一条省域先行的路子。只有把“千万工程”经验学好用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才能抓实抓到位。

  那么,从“千万工程”学什么?既要学理念精髓也要学方式方法,特别是其中一些经验做法,是拿过来就能用、用起来就能见到实效的。比如,要学“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级一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研究健全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机制;要学统筹汇聚各方面资源力量,协同办好一件件具体实事、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做法,统筹谋划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用好清单化、项目化等方法,务实有效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部署,这次会议坚持问题导向,一一谋划落实举措,特别强调了一些关键性的抓手载体。

  先看两个不容有失的底线任务、政治任务。

  如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会议强调抓大面积单产提升。

  粮食稳产增产,一靠面积,二靠单产。受我国耕地资源总量限制,当前增加粮食产量,在稳面积基础上更多要靠提升单产。今年,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台阶,其中,全国粮食亩产提高5.1公斤,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八成。但我国粮食单产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大面积单产提升还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一些新品种、新技术集成推广还不够,增产增效潜力还没能充分释放出来。根据国家品种区试结果,水稻、小麦、玉米区试亩产,比大田亩产分别高130公斤、40公斤、230公斤,大田产量与区试产量差距明显。近年来,各地集成创新了水稻侧深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等一批高产技术模式,但还未大范围落地应用。

  这些现在的差距,就是未来的潜能。当然,抓大面积单产提升绝不是放松了对种植面积的要求。单产提升只有建立在稳定的面积基础之上,才能实现高起点、新台阶上的稳产增产。

  如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会议强调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体系。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设立了5年过渡期,建立了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在这套机制的有效保障下,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超过六成的监测对象已经稳定消除风险,其余也都针对性落实了帮扶措施。实践证明,这套机制是管用有效的。

  当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风险总体可控,但防止返贫致贫工作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因素:部分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弱,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脱贫户增收、自然灾害风险长期存在等。现有监测和帮扶体系,也要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形势不断优化完善。

  比如,监测方式要更精准。为快速精准识别需要帮扶的对象,有的地方探索出了一些好法子。比如,江西打通13家行业部门44项基础数据,共享12家金融机构资产核对数据,形成了覆盖全省约900万户农户的数据库,以智能多维度分析代替人工单一比对,有效解决了工作对象难聚焦的问题。帮扶措施也要更有效,对于不同的监测对象,要区分情况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

  明年是过渡期最后一年。这次会议提出,要紧盯每一个监测对象、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个体,精准界定监测范围,强化大数据信息系统应用,提高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质效,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动态消除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会议还聚焦农民增收、发展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进行部署。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前,农民增收面临新形势、新情况。作为大头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农产品价格下跌影响较大,农民收入增势趋缓,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稳增收,要牢牢牵住富民产业“牛鼻子”,多措并举、协同推进。

  一方面,要在农业农村上做足、做深、做透文章,充分开发挖掘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多元价值。横向上,做好发展“土特产”大文章,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纵向上,向前向后延伸产业链,抓好农产品加工、农业企业培育、农业品牌塑造等延链强链措施。

  另一方面,也要跳出农业农村想办法。随着城乡加速融合,城乡供需互动更多了,经济联系更强了。增加乡村就业增收机会,不仅要向内挖潜,还要向外借力,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立足县域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农民就地就近转移机会,稳定农民务工收入。

  加快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益。比如,践行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动物植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我们向农业新领域新空间拓展进发的每一步,背后都凝聚着现代技术和农业装备的智慧力量。

  为此,会议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等多方面提出要求。农业科技创新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工作的“高频词”,前期部署了诸多重点举措,接下来的关键是逐一研究落实落地。

  明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农业农村改革要扎实稳妥推进,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从此次会议的要求看,突出体现了农业农村部看改革的大历史观、抓改革的方法论。

  认识上,会议要求“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增强历史耐心,保持战略定力”。农业现代化不是丢掉小农,以家庭经营为特点的小农生产在传承农耕文化、稳定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和基底,也是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要从大历史观领会把握农村改革的快慢辩证法,在稳的基础上求进。

  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问题,也不是只有土地规模经营一条路子。方法上,会议要求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进一步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联结带动能力,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领域环节。

  “提衣提领子”。学习会谋划的明年各项重点工作,紧抓关键处、紧扣着力点,体现了农业农村部盯重点、强部署、抓落实的工作方法,期待在务实求实的作风引领下,“三农”发展展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