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场本地香蕉价格居高不下
“今年的本地香蕉太贵啦!”这是今年以来最常听到的声音,向来以“一元价格”现身的水果,突然暴涨一倍甚至几倍,并且持续高位运行,平价香蕉跃身成为“贵族”,这让不少消费者很“蕉虑”。减产成价高主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减产的呢?
从历史上看香蕉是东莞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著名作家所著的《香飘四季》是以东莞香蕉主产区麻涌、中堂为题材,眼下正是收获香蕉的时候,然而,在东莞像中堂、麻涌各蕉地却难觅 “旺场” ,东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也给出了相关数据:2009年东莞香蕉种植面积约52000亩,去年底变成47000亩左右,种植面积减少了近5000亩。据悉,今年的香蕉、大蕉产量和质量同时下降,麻涌蕉地产量比去年减少四成左右,中堂许多蕉农以前每亩可收四五千斤,现在只能收1000多斤,少收了五六成。业内人士分析减产原因主要有:一、黄叶病虫害侵袭外导致香蕉树死掉,二、前一段持续的低温天气导致冻坏、冻死蕉树极大地影响了香蕉的生长,三、由于肥料价格持续走高,农民用低价肥导致供肥不足,也可能是减产的原因,四、有的蕉农开始“抛荒”,有的蕉农则采取“冬种马铃薯”或是种水稻这种“轮种”的方法来改善土壤土质,过几年后再种香蕉。
今年本地蕉减产了,然而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本地蕉并不缺货。市场内经营香蕉多年的王老板告诉笔者, 本地蕉的产量这几年一直在减少,对于他们批发商来说,一般意义上的本地蕉,不是专指东莞本地种植的香蕉,还包括来自增城、中山、珠海等周边城市的香蕉,但今年总体上市的数量确实呈现出下滑态势,而真正东莞本地自产的香蕉就更少了,今年本地蕉上市时间比往年晚了一些,而供给量则更少了。今年本地蕉3月底才有进货,但数量比往年少。他们和消费者一样也很焦虑,一方面:虽然价格上涨了,但是他们的利润却并不见涨,价格高涨,消费者购买的量少了或者干脆不买。另一方面:由于减产,今年的本地蕉收购价比往年同期上升了三、四成,加上人工、运费等费用的增加,利润空间更微,甚至时常面临产区收购香蕉的竞争对手多而进不到货的尴尬境地。香蕉基本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而主产区是南方产区。今年抢着来进货的批发商更多,这些外来批发商在本土出售“本地蕉”时,价格比东莞的批发商更高,所以给蕉农开出的收购价会相对有优势,导致不少蕉农会更青睐将本地蕉销往莞外市场。
目前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上销售的香蕉,海南的占较大份额,批发价为8.40元/公斤,本地蕉批发价为7.00元/公斤,商户们都盼望本地香蕉的新一期鲜果,希望价格回落可以带动销售,但新一期鲜果要到5月底才陆续上市,这段期间估计市民还是要吃“贵蕉”,商户们要保持乐观心态,做到步步为营,谨慎入货,合理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