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发展水利灌溉保增长 实现小农水激活大农业
怀集是广东省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发展优质稻、无公害蔬菜、柑桔、生猪等农业主导产业,打造珠三角优质安全食品产业基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农村水利建设不断投入
从2004年开始,怀集县每年安排150万元专款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加固。2009年,该县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全县共整合各类资源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3500多万元,累计衬砌硬底化渠道145公里,全县有效改善灌溉面积5.39万亩,改善排涝面积5.71万亩,新增节水能力269万立方米,受益人口14.25万人,人均增收292元。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小型灌区的基础条件和生产条件,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据了解,岗坪镇红星灌区原来十分缺水,每造稻谷亩产不足350公斤。项目建设后,该灌区原有的500多亩望天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每造亩产达450公斤,效益显著。
岗坪镇太原灌区原来从广西贺州灵峰镇跨省引水,每到农忙季节,水源没有保证,当地群众强烈要求解决水源问题。为此,怀集县把太原灌区改造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在规划改造方案时,把新建谭利塘作为灌区的水源点,彻底解决当地群众盼望几十年的灌区水源问题,受益农田2000亩,受益人口3000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万公斤。
小农水激活大农业
小农水项目大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渠系配套不断完善,田地灌溉得到保证,吸引外资民资承包土地搞农业开发。
2009年,岗坪镇在兴义灌区引资发展1500亩大棚蔬菜基地,梁村镇永攸村创办1200亩蔬菜基地。2010年,瑞源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大岗镇,该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无公害蔬菜出口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投资2300万元,在大岗镇整合租赁土地2000亩种植蔬菜,并利用农村冬闲田发展冬种蔬菜3000多亩,建设6000多平方米的蔬菜加工场和占地500平方米的大型冷冻库以及真空包装车间,为当地增加就业岗位1000多个,增加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
水利设施的改善与发展,让现代农业从珠三角转移到怀集不再是空话。目前,全县引进了润丰果蔬公司、全农蔬菜公司、瑞源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全县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基地16.5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4.8万亩、优质水稻种植50万亩。2010年该县成为全省40个产粮大县和粮食创高产示范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