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观音绿”敲开农民致富之门

时间:2011-07-26 00:00 来源:东莞农业信息网
字体 分享到:
  曾几何时,观音绿是摆在街边也无人问津的水果,然而现在它却是市场新贵,各地客商纷纷慕名上门采购,价格也一路飙升到65元/斤。观音绿成为当地农民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观音绿品牌的崛起之路吧。

  暮然回首:观音绿也曾无人问津

  来到金河社区沙园村荔枝林的时候,果农蔡焕荣正在采摘观音绿。今年,观音绿价格创出了65元一斤的新高,他不禁喜上眉梢。据笔者了解,观音绿原名犀角子,产自金河社区,肉质爽脆,口感清香,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口碑。不过由于卖相不如糯米糍,即使投放市场也无人问津,价格最多也只能跟糯米糍持平。目前,在金河社区种植观音绿的果农还有70多户。

  蔡焕荣表示,以前观音绿不是很好卖的,那时人们一般都是在自家院子里种几棵来吃,很少有人专门种来卖的。几十年来,观音绿一直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由于经济效益不好,果农的种植热情自然也不高,于是就出现了大片的荔枝树被丢荒。

  随后笔者还采访了金河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蔡天华,他说:“现在观音绿的种植面积差不多有3500亩,然而在没有为观音绿打造品牌之前我估计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有一千多亩荔枝林是处于半丢荒状态的。

  观音绿也有“春天”

  最近,观音绿的品牌打响了,价格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升,从起初的30元/斤到45元/斤,再到现在的65元/斤。蔡天华表示,卖观音绿的果农少则能赚一两万元,多则将近十万。观音绿卖出了好价钱,这也大大提高了当地果农种植观音绿的积极性,很多曾遭丢荒的果树重新得到了管理,果农为了方便荔枝的运输还自发在地里修建了一条条道路。

  在现代社会里,王婆卖瓜少不了自卖自夸,品牌效应很重要。观音绿有着良好的品质,假如没能加以宣传推广,果农致富增收也只是个空想。以往,金河社区的果农都是分散管理、自产自销,不仅荔枝种植技术没有进步,而且销售价格也上不去。不少果农认为销路不好是导致观音绿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因此,樟木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为观音绿打造品牌。樟木头通过“政府搭台,市场主导”的形式,对内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对外为观音绿打响品牌,于是观音绿的价值成倍提升。

  今年4月,樟木头根据果农的需求,引导果农成立了首个荔枝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刚成立就吸引了金河社区8个村民小组的40多名社员加入。合作社不仅仅为果农交流种植技术提供了平台,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条对外统一销售的渠道。合作社实行的统一收购、包装、销售,很好地解决了最让果农感到头痛的销路问题,并且伴随而来的是观音绿价格的也再刷新,每斤卖到65元,均价比去年涨了20元,果农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蔡天华表示,根据目前的初步了解统计,今年销售观音绿超过十万的农户最少有6户。

 

樟木头:该放手时就放手 

  成立合作社、注册“观音绿”品牌、申报“绿色食品”,这些都是今年樟木头为创立“观音绿”品牌所打出的组合拳。为此,樟木头也已经投入了一百五十万为观音绿树品牌。

  随后,笔者采访了樟木头农业办公室主任刘秀荣,他表示政府做这些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做好民生工作。果农以前管理果树的积极性比较低,通过政府去引导推动,促使果农的管理热情一点一点升温,最后就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政府三年的扶持培育下,观音绿的知名度也正在逐渐扩大。虽说有政府搭台撑腰,但是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实里,观音绿的发展最终还得依靠自身的力量。

  当观音绿碰上旅游文化

  樟木头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不忘对观音绿的未来也有了更长远的规划。刘秀荣表示,合作社的作用在于规范管理、集约经营、打响品牌,只是目前荔枝合作社还刚刚起步,一切都摸索着前进。接下来,我们将会对荔枝合作社进行全面指导,把它扶上马,送一程,希望荔枝合作社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为果农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刘秀荣还高兴地还向笔者勾画了观音绿与旅游相结合的蓝图。他说现在扶持合作社做大做强,更为深远的目的是把“观音绿”的发展纳入了樟木头镇的旅游产业。观音绿的母树旁边有棵大榕树和广场,假如我们在那边设一个旅游点并且结合绿道来做规划,这样不就有一条全新的旅游线路咯。

  目前,樟木头已经将两棵观音绿的母树保护起来,计划将景观绿道延伸到母树这边,打造一个特色旅游景点。届时,市民将可以一边畅游绿道,一边品尝观音绿荔枝,果农也将从荔枝文化这一块获得经济收益,这就是荔枝文化邂逅旅游文化的魔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