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东莞今年引进11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PK 耐盐者上

时间:2011-11-14 00: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体 分享到:
  今年引进的11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哪些适合东莞种植?上周末,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召开2011年晚造新品种观摩及优良品种区试鉴定会,市农技管理办、农业种子研究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及13个镇街的农业干部,对新种的综合性状发表看法,金农丝苗等拟推荐为明年东莞的主导品种。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东莞可能引进更多抗咸品种供有咸潮威胁和土地偏咸地区使用。

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10多个

  早上八时许,记者来到位于石碣梁家村的市种子管理站试验基地,只见绿油油的一片高低不平,每20-30m 2的土地上都种着不同的引进新品种。有能收割几次的华绿大心芥蓝、有大小正好一顿饭食用的日本小冬瓜、有多用作拌沙律的华绿新西兰绿珍生菜、菜叶如菊花等。

  据了解,2011年晚造期间市种子管理站共组织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10多个,其中水稻、玉米新品种10个,蔬菜新品种100多个。蔬菜新品种以辣椒、番茄、茄子、叶菜、瓜豆类、玉米等为主,通过试验,筛选出一批表现较好、适合东莞利用的品种。

  专家对蔬菜农夫长茄、顺宝芥蓝、水稻广源占5号、五山丝苗、金农丝苗等的综合性状表现给予肯定,认为适合东莞种植推广。市种子管理站表示,拟推荐这些综合性状表现优秀的品种为明年东莞的主导品种。

抗咸品种成当务之急

  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陈自辉介绍,2011年早晚两造全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1.36万亩(不含香蕉水果作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有所增加,比2010年增加0.2万亩(增加8%)。

  观摩完蔬菜和水稻新品种试验基地后,农业干部等50多人进行了总结交流会。来自虎门的农业干部表示,虎门威远的农业土地偏咸,种不到蔬菜,只能种水稻,目前的水稻大部分为农民自己留种,暂时没有尝试新品种。

  市种子管理站副站长黄辉祥表示,今年1、2月,道滘也出现了禾苗不长的情况,现场查看是受咸潮影响错过了生长期。“我们新引进的‘广源1号’(抗咸水稻品种)就是给咸水地区的,明年可以试试。目前很多品种不抗咸,接下来要看看有没有更多的抗盐品种,不解决的话将来有很多种不了。”

链接

新品玉米“白雪公主”

  在位于石碣的市种子管理站新品种试验基地内,有着“白雪公主”美称的试验玉米新品种刚被收割完。这种玉米颗粒雪白,口感被形容为入口香甜,带有牛奶香味。该新品玉米最早从国外引进,今年内分别在高埗、石碣两镇进行了小面积试种。但目前该产品还未达到推广阶段,只在小范围试售,价格是普通玉米的2-3倍。每条玉米4元,而普通玉米批发价则基本为1元多。

什么是咸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农业生产上,使用咸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萎蔫甚至死亡。

  今年四月,持续干旱的天气令东江咸潮期延长,珠江口流入水乡片水的咸度高于往年,给东莞水乡春耕生产带来了很大麻烦,不仅农作物面临减产,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据了解,入秋以来,今年咸潮期比往年提早到来,淡水湖内灌溉用水水位不够高,晚造水稻不能自流灌溉,影响水稻“抽穗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