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彭村村开展人文历史名村建设初见成效
彭村村是镶嵌在鉴江西畔的一颗璀璨明珠,离高凉古郡(今茂名高州市)约7公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勇立潮头,人文历史名村已成雏形,婆娑的绿树,绽放的鲜花,仿佛在笑迎各方宾客。彭村村在建设人文历史名村工作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现已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社会稳定有序
该村落实“以防为主、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则,一手抓村的治安防范工作,加强夜间巡逻防范工作,定期检查防火、防灾等安全设施,确保该村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手抓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将工作重点放在平安校园的创建上,主动组织相关单位对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进行整治,及时对学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进行督查,对倾向性、区域性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防范,建设平安彭村。去年以来,该村没有发现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二、经济多元化发展
1、深挖农业发展潜力。彭村村充分利用土地适宜种植深薯的自然条件,通过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广泛发动村民扩大深薯种植面积,2000亩的深薯种植基地已逐步形成,每年单深薯一项就为村民增收2000多万元。
2、积极发展本地工商业。村委会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第二、三产业,开办手套来料加工厂、塑料制品加工厂等。此外,彭村还通过加强与外出经商或企业老板联系,创造各种优惠条件,鼓励、吸引他们回乡搞企业、办实业。现已引进3家企业,另有两项正在筹备之中。
3、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彭村村积极谋划发展旅游事业,规划修建一条“奔康大道”直通鉴江河畔,大道旁计划建设幽雅、高尚别墅区,以优化村中居住环境。发挥河畔优势,大力发展沿江饮食娱乐业,在鉴江河畔兴建观光旅游的望江楼、凤凰塔,建设十二生肖园、登山休闲公园、民间古文化物品展览室和生态园林等,分区大种荷花、桃花、李花、鸡蛋花、九里香及葡萄长廊,使彭村村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果香四溢,吸引各地游客,打造现实版的世外桃源。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清风深来时,一批批自行车爱好者便聚集彭村村卿聊休闲,好一幅乡村美景,人间春色。如今,每年到彭村村赏花、游玩、参观农村新貌的游客超过3万人次。
三、建设宜居的环境
为改变落后面貌,彭村村通过置换土地、筹集资金、统一规划等措施,以中心村建设新村来带动整个彭村村的新农村建设。一是以对调土地的方式,不花一分钱便取得30多亩彭村文化中心建设用地。目前,彭村村文化中心先后投入资金380多万元,建设了200多平方米、高9米的标准演会堂,30多米的文化宣传长廊、标准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场所各一个,40多米的休闲长廊一道、新挖一泓10多亩集养殖观景于一体的池塘、一座130多米长的九曲桥及一座古朴清风凉亭,夏天3亩荷花争奇斗妍,清香四溢,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世外桃源。重建200多平方的原旧庙一座、修建300多平方米的文化楼一幢、一口600多年历史的古井点缀其中,一幅幅书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此外还投入了3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卡拉OK室,安装了老人健康运动器材,增添了娱乐设备设施:象棋、骨牌、自动麻雀机、投影机等。二是成立新农村建设筹备委员会,制定有关章程和推选村中大公无私、群众信任的人员来监管资金使用和筹建工作;三是积极发动群众筹资投劳,积极发动和争取外出经商或企业老板支持家乡建设。
此外,彭村村采取财政补助一点、涉农资金倾斜一点、爱心人士捐助一点的方式,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修筑了长达18公里的镇通村、村通村和村环村公路,并投资15万元修建了50盏环村标准路灯和绿化带等。
四、营造文明和谐的村风
1、积极组织和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在彭村村文化广场的东头,有一座新建两层高的文化楼,其中一层为集体饭堂和娱乐室,二层为图书阅览馆。图书馆采用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较为方便了村民借阅图书,大大增强群众娱乐身心、增进知识、掌握技能和致富本领。每逢节假日,彭村村都会邀请外地的艺术团来表演歌舞,还请来醒狮队、木偶班等助兴,吸引了大批村民以及附近村庄群众前来观赏。据不完全统计,文化广场每年都为群众送上10多场好戏,高州粤剧团、劲松曲艺社等都不定期为该村送戏下乡,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
2、积极引导群众来支持教育工作,激励年轻一代勤奋好学,早日成才。早在2007年,彭村村便成立奖学基金,通过筹集善款奖励该村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形成尊师、重教、爱才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村民素质。至目前止,该村已奖励优秀学子共20多人,每人奖金近千元。
3、在文化广场演出堂旁边的文化长廊设立了:计划生育新风、平安和谐社区创建、“三八”红旗手、模范好家婆和好媳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好人好事榜等宣传栏目,大力宣传有关政策以及村内好人好事,此外,妇代会也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多种活动、举办各种家教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村中处处显现出文明和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