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节水技术在东莞市沙田镇获得广泛应用
今年,沙田镇把位于大泥村的玉米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作为2012年东莞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并将应用于该种植基地的滴灌节水技术在全市进行推广。目前,这种滴灌节水技术已在沙田镇得到广泛应用。
近日,东莞市农业技术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大泥村的一片玉米种植地视察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情况。记者看到,该片菜地种上的玉米和各种蔬菜绿油油一片,长势良好,一条条用于灌溉的胶管在菜地里纵横交错,有序铺开。
市农技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用胶管连接水源进行灌溉的技术叫滴灌节水技术,只要将开关打开,胶管里的水就慢慢为菜地进行“淋浴”,可以节省人工劳力,又可节约大量水资源。
“这种滴灌节水技术的亮点还在于可以进行水肥一体化操作,就是把化肥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水,做成‘营养液’,再利用滴灌技术灌溉到田里。以前用传统的人工施肥,因雨水冲刷等原因造成化肥的大量流失,菜地庄稼对化肥的吸收率只有30%左右,而应用这种水肥一体化的方法就犹如给地里的蔬菜打上了‘点滴’,吸收率可达90%左右。”镇农办负责人陈金容表示。
承包该片种植地的齐沙村民陈锦发向记者介绍,这片田地共有50亩,其中30亩专门用来种植玉米,每亩地年产值大约有3000元。虽然收入还比较可观,但灌溉和施肥,他需要投入很多劳力和人工。2011年,镇农办向他推荐了滴灌节水新技术后,他投入2万多元把这片种植地全部安装上了胶管进行灌溉,现在只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轻松完成灌溉和施肥。
更让陈锦发惊喜的是,镇农办工作人员告诉他,这项滴灌节水技术可以获得市里30%的补助资金,目前镇农办已帮他提交申请,只要通过市里的审批,补助资金就可以立即到位。
据了解,滴灌节水技术已在义沙、福禄沙村等各种植地得到普遍推广,陈金容表示,镇农办将大力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让这种灌溉新技术的科技含量在沙田乃至全市得到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