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惠州市力推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帮扶贫困村

时间:2013-04-18 00:00 来源:惠州市农业局
字体 分享到:

  2008年实施“双转移”以来,截至2012年10月,惠州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6万多人,74个省级贫困村有24826人成为受益者。其中,2009年至2011年,全市招收2937名贫困户劳动力,免费入读各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每人年补贴生活费3000多元,实现了“培训一人,转移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

  设42个定点培训机构开展智力扶贫

  这些贫困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如何穿过阳光之门,走向脱贫致富路的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把贫困家庭子女作为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培训对象,着力开展智力扶贫和助学促富扶贫工程,开办电工、电子、厨师、服务员等工种培训班。培训中还创新方式,开展校企、校镇合作,设定定点培训机构42个。有针对性地加强村企现场对接、订单式培训对接、校企定向对接,扶贫挂钩对接,建立网络档案,跟踪服务,一抓到底。”

  龙门县龙城街道樟潭村的温灿灵,是在2011年贫困户劳动力村企对接时,通过培训进入龙门美律电子厂的。她从普通员工做到小组长,在她带动下,目前该村已有20多人进入这家公司工作。博罗县龙溪镇的隆发鞋业公司,目前有30%的员工来自本地,接收省级贫困村富余劳动力3613人。劳动力通过定向对接培训后,基本上做到“转得出,进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快成才”,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对返乡农民进行点对点免费培训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人社部门对返乡农民工积极开展 “点对点”的免费技能培训和预备制培训,引导他们在产业结构调整领域实现再就业,鼓励和帮助返乡农民工走自主创业道路。如今通过多渠道、多工种培训,全市74个省级贫困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大幅增加,实现贫困户“户户有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