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寮步镇“村民车间”圆了村民就业梦
“村民车间”让农村妇女喜成产业工人
4月22日,在东莞市伟星玩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笔者看到80多位寮步户籍村民正在生产线上忙碌而有序地完成玩具的装配工作,技术十分娴熟。在这里已经工作了3年的袁见弟告诉笔者,“在这里工作很好啊,足不出村就可以进厂上班挣钱,下班后还可以回家买菜做饭照顾家人。”
家住横坑社区的杨凤仪家里两个小孩都已经上学了,39岁的她平时在家里闲着没事做,2010年,听说政府在伟星玩具建立了村民车间,专门招聘本地村民。于是,她踊跃报了名,和本村的50多位妇女一起走进了这家工厂,当起了一名工人。在这里,她一干就是三年多。
杨凤告诉笔者,在这家玩具厂上班,平均每个月可以拿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虽然不是很多,但毕竟是自己辛苦赚来的,可以满足家庭基本开支,至少零花钱够了。而且,每个月她还能够拿到政府的280元差额补贴。
在村民车间,记者看到一位年纪最大的工人,她就是来自横坑社区的钟秀玲。今年53岁的她,已经在伟星玩具工作三年多了。“在这里工作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比在家打麻将好多了。虽然现在超龄了,但工厂认为我做事认真,决定让我留下来继续干。”说到此,钟秀玲满是自豪感。
“村民车间”是为本地村民量身定做的一种就业安置模式,其充分考虑村民照顾家庭的需要,在上班时间、工作强度等方面作了灵活调整,如工作岗位都是一些从事组装、包装等手工岗位,上班时间设为上午8:30-11:30和下午13:30-17:30,以做到人性化管理,使村民工作、照顾家庭两兼得。
从2009年开始,寮步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村民车间”模式。在“村民车间”上班的本地村民除了可以拿到企业工资外,符合条件的还可以领取寮步镇“本镇户籍人员进企业就业奖励”,补助金额为3000元/年。此外,在“村民车间”上班的“3545”就业困难人员(将市工资差额补助对象范围“4050”放宽至“3545”),月工资低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还可获得工资差额补助,最高补助金额280元/月。
截至目前,寮步镇共有24个“村民车间”,广泛分布在西溪、横坑、上屯等13个村(社区),安置本地村民就业1128人。
“村民车间”缓解了企业“用工荒”
设立“村民车间”是寮步镇帮扶企业缓解招工难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09年设立“村民车间”以来,累计为企业输送劳动力1500多人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2010年,村民车间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公司一共有50多名本地工人,第二年就增加到了90多人,现在是120多人。”东莞市伟星玩具有限公司经理陈显辉如此告诉记者。2009年,该公司遭遇最严重的用工荒,全公司仅仅190多人,很难应付客户的订单需求。2010年,当该厂建立了村民车间后,首批招进来50多名本地村民,经过培训上岗后,这些本土的员工主要从事包装、装配等工作。
“本地村民流动较少,特别是年底时候,省外务工者要提前半个月返乡,但本地村民可以坚守岗位,稳定企业生产。”厂长钟应球称,村民车间让伟星玩具收获不小,这些工人不仅解决了玩具厂的用工荒问题,而且本地员工不在工厂吃住,也不用购买养老保险,每个工人每月为公司节省了750元的开支。同时,政府对公司还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这让伟星玩具真正尝到了村民车间的甜头。于是,该厂大力招聘本地村民。目前,该公司共有400多名工人,其中本地村民120多人,80多人来自横坑社区,还有部分来自东城的温塘社区。这些本地村民98%是中年妇女。
今年计划每个村建立一间村民车间
记者获悉,2011年寮步镇出台了《寮步镇“十二五”促进就业创业奖励办法》。《办法》对企业成立村民车间给予相应的奖励:在促进户籍人员就业计划内(2011-2015),按照《寮步镇村民车间建设规范》要求,成立村民车间并招用20名以上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本镇户籍劳动力,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镇内非公企业,镇财政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
据了解,在该奖励政策的推动下,该镇掀起了村民车间建设新热潮,全镇共建立了24个村民车间,共落实了1128名本地村民就业。为了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今年该镇将继续完善村民车间、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运作模式,争取每村建立1间村民车间。 “我们可以保证,每一个想就业的村民都有村民车间可以供他们上班。”寮步人力资源分局副局长邝钜波对本地村民就业作出承诺。寮步镇委书记何绍田表示,目前,市、镇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本地户籍人员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只有就业才可以享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实惠。他希望每一个村民都能够有班上,希望每一个村民都能够通过辛勤劳动来发家致富,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寮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