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白云区三果失收,原因几何

时间:2013-07-09 00:00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 分享到:

  钟落潭地区是白云区荔枝、龙眼、黄皮三大岭南佳果的主要产地,且一度凭借其果实肉质厚实、鲜嫩多汁而闻名整个广州地区。其中,又以钟落潭片区的龙岗村、湴湖村;竹料片区的寮采村、米岗村;良田片区的陈洞村、华坑村等的种植最为集中。

  今年,钟落潭地区三种水果都大幅失收,其中又以荔枝最为严重,全镇荔枝曾经年产上百万斤,今年粗略估算收成不足10万斤,甚至有些农民颗粒无收。

  气候环境恶劣为失收“元凶”

  7月本该是荔枝、龙眼、黄皮等热热闹闹丰收时节,记者沿着绿道往长沙浦村、黎家塘村、湴湖村一路前行,放眼望去青青翠翠的都是荔枝树、龙眼树和黄皮树,可是挂果荔枝几乎没有,龙眼也只偶尔寥寥可数,黄皮则相对好一点,有几个农民正在采摘。

  在湴湖村,记者看到村民陈大婶正在采摘黄皮,问及其今年水果的收成如何时,陈大婶大大地叹了一口气,“今年荔枝、龙眼和黄皮的收成都很差。”陈大婶家中一亩多的荔枝树,甚至是颗粒无收,一亩多的黄皮也只有往年产量的三成。

  长沙布村、黎家塘村、湴湖村这片三果主产区的收成情况,成为了今年整个钟落潭地区三果收成情况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气候的变幻异常、空气的质量下降以及水土的变质污染,是今年三大水果严重失收的“元凶”。

  钟落潭镇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三果的开花期和坐果期,雨水较往年要频繁、量大,不但使果树无法自己授粉,还使得蜜蜂也无法授粉,加上这三种果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忽冷忽热的天气也使得三果的坐果率很低,影响了产量。

  站在绿道上,一大片的果林边就是一些工厂,有农民告诉记者,“空气污染了,水源也污染了,果树会逐年减产很正常。”据了解,频密的降雨不仅打落了很多含苞待放的果花,加上空气污染严重,下的都是酸雨,导致不少果花霉烂自动脱落,也减少了坐果率。

  农民无积极性甚少打理果园

  一路沿着绿道行进,只见两旁大多数的果林都已荒废,不仅树木间已杂草丛生,甚至有果树被野藤覆盖,很明显农民甚少对果林进行打理。这些果树,特别是荔枝树,大多数已种植了十几二十年,如今却无人打理不禁让人大叹可惜。

  究其原因,原来近年荔枝、龙眼、黄皮的价格都不高,一年才收成一次的三果根本不赚钱,导致农民对果树效益失去信心,也就降低打理果园的积极性。用农民的话来说就是:“揾唔到钱,无晒心机。”如今,钟落潭地区以种植三果为生的农民基本上没有。

  虽然今年三果的产量都有锐减,但价格并没有明显提高。如普通品种荔枝只需4元/斤,优良品种糯米糍、桂味等也不过约15元/斤;黄皮则约6.5元/斤,较往年只提高了2元。不高的市场果价,加上产量逐年减少,无不影响着农民打理果园的积极性,导致的恶性循环就是,果园的虫害增多、肥力不足,自然挂果量就不多了。

  在湴湖村,记者看到几户农民正在挑拣刚采摘回来的黄皮。朱阿姨有10亩果林,经过一年的精心打理,也敌不过环境的影响。朱阿姨苦笑着说:“我外出打工一天100元,比做果农好多了。”如今,多数村民任由果树自生自灭,挂果就分给亲朋好友,不挂果也无所谓。

  在“老树改造”林,政府修了一条蜿蜒至果林深处逾千米的绿道,供游人骑车赏果。如今,该绿道长满杂草,无人问津。这些果树也近乎只剩下社会效益——绿化环境。

  ■ 有话说

  钟落潭镇万亩果树路在何方?

  长沙浦、黎家塘、湴湖,这里有着上千亩的果林,且大多是农民花上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心血才形成。看着果林长满没人高的杂草,甚至有些果树被藤蔓缠绕,不禁让记者感到心疼和惋惜。而这只是钟落潭地区数万亩果林的一个缩影。

  如何利用好这万亩果林,让农民增收、本地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政府干预,一向成功率较高。由政府部门牵头,对果林实现产业化经营与管理,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管理规范了、种植科学了、产量增多了,自然农民的积极性就高了。

  钟落潭地区还可以依托绿道、驿站等旅游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市民前往,打造成一种文化旅游产业。周边值得效仿的例子就有从化的“杨梅之乡”,增城的“荔枝节”等。

  想想办法,莫让钟落潭地区数万亩果树只剩下绿化环境的社会价值,也莫让该地区曾经闻名全广州的荔枝、龙眼和黄皮,从此变得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