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修水利 村民得实惠

“三面光”灌渠使农田灌溉有了保障
日前,怀集县蓝钟镇沙坪村委会沙坪片的1000多亩水田全部赶在“立秋”前插下晚稻,有的禾苗已开始返青,长势良好。群众感叹地说:“多亏政府帮助修好水利,今年插田不再争水、等水,插田也快好多啦!”
沙坪片地处蓝钟墟镇附近,过去由于水利失修,坑渠杂草丛生,渠道破烂漏水,沿线主干渠经常无水灌溉,有时即使上游放水,到下游就无水了。每年早晚造犂耙田、插田,村民们都要日夜轮流守水、等水,有的人甚至为水争吵打架,一些水尾田往往因为无水插田还误了农时,造成稻谷减产。前些年,地处水尾田的沙一、沙二、沙十经济社的群众,每到插田时节,无奈之下只好购买塑料水管从河里抽水灌田。
为此,村民们多次向镇政府和水利部门反映情况,要求上级部门帮助修水利解决用水问题。蓝钟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把它列为政府惠民工程之一,并积极与水利等部门联系,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县水利局多次派人到现场勘察调查情况,听取群众意见,然后把它列入农田灌区改造项目。该项目为蓝钟佛甘灌区,涉及沙坪、佛甘、平安三个村委会,受益农田3000多亩,改造灌渠24000多米,计划投资300多万元。佛甘灌区改造项目于去年秋冬开始动工,今年春节过后,水利部门抓住时机,迅速组织施工队施工,出动钩机挖泥开坑,用拖拉机运沙砖水泥,加上当地群众的密切配合,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目前,该灌区改造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0%,投入资金190多万元,余下的工程将在今年秋冬继续施工,可望明年春插前全线完工。
沙坪片的灌渠改造项目大部分已于春插前完成,群众在早造已尝到甜头,不但春插时不用守水、争水,而且水稻生长过程有水灌溉,特别是水稻抽穗扬花期间有水灌田,水稻的产量也增产了两成多,因此群众对政府还是心怀感激的。每当提起修水利之事,村民们无不乐开怀。村民谭延祥开心地告诉我们:“今年改造这片农田的水利灌渠后,早稻普遍亩产上千斤,比往年的七、八百斤最少增两成。政府为民办实事,群众是看得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