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横陂镇白庙村农民收了租还有分红
农户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种植茄瓜,每年稳收土地租金,种植效益好的话,还有分红。真有那么好的事情吗?没错,得益于当地扶贫工作组的创新扶贫方式,横陂镇白庙村的村民如今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该扶贫项目的实施,给当地农户带来了怎样的实惠?记者近日下乡进行了实地走访。
农户不用承担经营风险
白庙村是江门市人大办、江门军分区、财政局及工商联共同帮扶的贫困村。下辖2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为812户、人口2765人,现有贫困户55户(有劳动能力的8户,无劳动能力的47户)。
2013年9月,白庙村扶贫工作组根据帮扶工作计划,组织部分村民成立了白庙裕茵果蔬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并引入横陂镇供销社参股34%。从今年6月起,在吉堂、下陂、和安等村民小组,以租用的方式集约到连片78亩闲置土地,成立种植示范片,作为合作社特色蔬菜种植生产基地。
在该特色蔬菜种植基地里,一个个沉甸甸的紫色茄瓜挂在枝头上,即将收获。农户正在摘除茄子秧上小叶子,从而提高座果率。据合作社管理员张仙值介绍,该基地种植的作物为优质紫色茄瓜,每年两个种植季,亩产值预计可超万元。“当然比以前种田好,种水稻一年每亩收入只有几百元,现在农民仅是收租的钱就比得上种水稻的,而且基地效益好了还能分红,可谓是旱涝保收!”张仙值笑着说。
白庙村扶贫工作组组长陈彬说,合作社跟广州穗安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引入“公司+基地”的合作模式。由合作社出资向合作公司购买种苗,根据技术要求在市场采购化肥、农药等生产物料,承担种植风险。由合作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安排技术员长驻基地指导种植。合作公司签订销售单价和承诺销售量,承担市场风险。也就是说,农户不用承担经营风险。
农户增收得实惠
那么,农户究竟能从这个项目中得到什么实惠?首先,村委会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收入来源是土地管理费,今年为2万元;其次,自然村增加集体收入,收入来源是土地管理费的分成;最后是村民增加收入。村民收入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土地出租收入;二是在种植基地打工收入;三是合作社盈利以后根据出租土地的亩数得到的分红。
为了保障农户的利益,合作社由横陂镇供销社进行财务管理,并向全体社员公开,根据成熟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分红和投入再生产。此外,为畅通销售渠道,在茄子大量采摘和上市期间,驻村工作组还会联系采购商上门收购,确保农户丰产丰收。通过以上机制,逐步提高村委会集体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因失去土地经营权而产生的集体纠纷隐患,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今年是第一次种,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农户今后对这个项目的信心。从目前情况来看比较理想,预计收益为每亩3000元,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土地管理费),为村民增加田租和工资收入,出让田地的农民将按亩数比例得到分红。”陈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