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农业局系统四项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近日,东莞市人民政府通报了2014年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表彰名单,东莞市农业局系统有4项科研成果荣获此奖项。其中东莞市农科中心的“优质水果型黄瓜新品种
选育与推广应用”、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的“观赏兰新品种产业化技术的优化集成与示范”、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的“香蕉品种加工特性评价”等3个项目获二等奖,东莞市农科中心的“菊酯类农药降解酶高效表达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项目获三等奖。
获奖项目简介:
优质水果型黄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该项目由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承担,选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提高了华南地区水果型黄瓜的科研和生产水平;打破了国外水果型黄瓜品种在华南地区的垄断地位,对黄瓜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品种更新换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3年来在省内外已经累计推广面积8870亩,实现收入1.774亿,新增利润1774万元。
观赏兰新品种产业化技术的优化集成与示范
该项目由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共同承担,通过有效的技术支撑与引导,筛选出17个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在春石斛、迷你文心兰花期调控技术及裸根贮运技术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在产业化生产中显示了技术的有效性,提升了经济效益。引导相关企业发展观赏兰商业化生产,累计生产盆栽兰花594.5万盆,新增利润超过2081万元。
香蕉品种加工特性评价
该项目由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和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担,筛选出能够鲜食加工兼用品种––东莞中把大蕉,配套相应栽培技术,并利用筛选出的东莞中把大蕉成功开发出香蕉粉和香蕉酒。先后在广东省内推广种植适合加工的东莞中把大蕉累计面积达3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3500多万元。生产出来的蕉果用于香蕉深加工,共生产香蕉粉1200吨,并将香蕉粉应用于香蕉奶、香蕉保健食品及香蕉杏仁饼、香蕉月饼、香蕉蛋筒等香蕉系列食品,产生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菊酯类农药降解酶高效表达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
该项目由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共同承担,针对工程菌株进行了表达条件优化、培养基优化、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酶的制备及其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研究,为规模化生产高性能、低成本农药降解酶提供了一条有效、经济、可行的途径。项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推广应用,为多个蔬菜品种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2011年到2014年累计总产值为4994.4万元,累计新增产值1498.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