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东莞市:黄唇鱼欲突破人工繁育难题

时间:2015-06-09 14:35 来源:东莞日报
字体 分享到:

  黄唇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濒临灭绝的珍稀鱼类。东莞是世界范围内发现仅存的黄唇鱼产卵场,是黄唇鱼名副其实的“家”,东莞市在2005年便设立了全国唯一的黄唇鱼自然保护区。

  经过10年的救护驯养,这些“水中熊猫”们目前在保护区过得怎样?省级保护区建设工作进展如何?2015“世界海洋日”之际,本报记者来到保护区进行独家探访,并一睹“长大成人”的黄唇鱼神秘面目。黄唇鱼驯养有望突破人工繁育技术,这一濒危鱼类有望在“东莞故乡”获得重生。

  人工养殖黄唇鱼长到几十斤 

  6月5日,记者与东莞市海洋渔业局的工作人员一道,驱车来到位于虎门威远岛上的黄唇鱼救护驯养中心。

  南方特种水产研究所所长陆昌胜说,救护驯养中心的水面与珠江口黄唇鱼保护区相连,水源一致,救护成功率较高。该救护中心自2008年纳入全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如今已累计救护放生了黄唇鱼400多尾,救护成功率达80%以上。从几年来的监测发现,人工驯养已经获得成功。

  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吃着小鱼小虾,黄唇鱼在这里快乐成长。目前,鱼塘中养得最久的黄唇鱼已有5年多,体重达到15-20公斤。“再过5年,这里100来条黄唇种鱼就到了繁殖期,能否成功人工繁殖就靠这些种鱼了。”陆昌胜说。

  “水中熊猫”人工繁育在望 

  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站长卢伟华,从事黄唇鱼保护工作十多年。“按照设想,如果5年后黄唇鱼能成功实现人工繁殖,那将是一个轰动全球的消息,也是我实现梦想的一天。”一谈起黄唇鱼,卢伟华十分兴奋。

  卢伟华说,虽然全球都还是空白,但黄唇鱼实现人工繁殖可行性非常大。他说,现在东莞市威远岛上黄唇鱼生长状态良好,人工繁殖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内前些年已经实现了对黄唇鱼的近亲小黄鱼的人工养殖,所以他对攻克黄唇鱼人工养殖的技术关非常有信心。

  卢伟华认为,若实现人工繁育,既可以扩大黄唇鱼的种群数量,实现鱼种延续,又可以对具备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黄唇鱼进行深加工,延伸黄唇鱼产业链,帮助当地渔民转产、转业,反过来更好地保护珠江口生态环境。

  2017年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唇鱼保护工作,去年出台的《建立东莞市创建黄唇鱼省级自然保护区方案》提出,到2017年,建成黄唇鱼省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备,保护区及周边环境得到改善,成为东莞特色旅游名片、濒临灭绝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名片、海洋科普名片和海洋环境保护名片。

  据介绍,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正有序推进。除了全年不间断的巡查救护之外,还正不断加快科学研究、科考站建设、保护基地场馆设施建设等工作,目前也正储备亲鱼准备突破人工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