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产业帮扶给力 农家稳定脱贫在望
时间:2015-07-13 16:32
来源:西江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又一个“6·30”过去了。记者发现,扶贫工作尽管各有各法,各有成效,但产业扶贫是帮助农户有效稳定脱贫的重要方式。
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近年来,肇庆市各地各帮扶单位选准长效稳定脱贫路子,累计投入3075万元扶持发展各类种养和加工产业项目96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59个,发展了早脆梨、油茶、花卉苗木和优质蔬菜等地方特色产业,拓宽贫困村长效脱贫路子。
肇庆星湖管理局助广宁大连村实现龙须菜产业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肇庆星湖管理局将开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帮扶对象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助力广宁县江屯镇大连村实现龙须菜产业化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肇庆星湖管理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传统种植习惯,会同该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技师,一起研讨在传统种植基础上创新改进龙须菜的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办法,以提高其品质和产量。该局还大力支持贫困户种植龙须菜,并与有一定种植技术的退伍军人罗其华合力创建了面积达12亩多的高产龙须菜种植示范基地。
罗其华介绍,新型方法种植的龙须菜每亩产量比传统种植的高出30%,品质也比传统种植的青绿、粗壮,收购价格也因此比常规种植的高3-5角/斤,每亩产值可提高1200元以上。“现在,许多村民都想种植,经常有人到基地学习新种植方法。”
在基地的带动下,大连村龙须菜种植面积连年成倍增长。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扶持和大力发展,基地周边的龙须菜现在已是连片种植。“龙须菜上市期间,菜商每天在大连村都能收购到3000多公斤龙须菜,而且价格保持在6-7元/公斤。”罗其华说。
据介绍,龙须菜每年可持续摘210天左右。照此估算,肇庆星湖管理局单是龙须菜一项的帮扶每年就可为大连村增加400-500万元收入,人均增加经济收入超过1000元。
肇庆市安监局帮封开榄迳村引进新品种发展新产业
肇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挂钩帮扶封开县长岗镇榄迳村。该局经过调研,发现因受黄龙病侵袭,村民柑橘发展前景不乐观,如果引入新品种轮种即可提高村民收入。该局结合榄迳村的土壤、气候条件,咨询农技专家意见后,决定在该村推广种植早脆梨。
记者获悉,早脆梨是7年前经封开县果树研究所在长岗镇双塘村研究开发种植的优良新品种,在每年的大寒前后种植,平地每亩可种植33株,丘陵、山地和田地都可种植。早脆梨的特点是甜、水分多、脆、不生渣。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早脆梨市面销售量少,需求量大,价格高,有发展前景。
为了该村帮扶户和其它村民都能够自愿地接纳新品种的种植,肇庆市质监局驻村工作组在试点种植地拍摄大量图片,并携带相关资料,到村入户动员。经过驻村干部的反复动员,该村34户帮扶户中有33户愿意种植。
去年1月下旬,该局向33户帮扶户赠送了约3000棵早脆梨苗,同时,还邀请了封开县果树研究所的农技师到村进行培训。6个月后,多位帮扶户反映种植情况比较理想,纷纷表示希望扩大种植面积。为此,驻村干部立即与村干部到各自然村继续动员其他村民种植早脆梨,到家到户进行种植意愿摸底,最终形成早脆梨产业发展方案。
今年1月,该局向帮扶户和村民赠送了约17000棵早脆梨苗。在这次赠送梨苗时,有22户帮扶户申请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其中帮扶户彭鉴煌和黎中相分别领取了100棵和200棵。据统计,目前该村村民种植早脆梨苗的多则有500棵,少也有10棵。
采访中,肇庆市安监局扶贫工作人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亩种植33棵计算,种植面积约600亩,平均每户种植约3亩。早脆梨第四年后为丰收期,收获期为每年的7月中旬。若按每棵30市斤,每市斤5元计算,那么四年后平均每户种植户年收入将增加15000元,每户纯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若按176户村民(含贫困户)共616人计算,那么人均纯收入单早脆梨一项将增加28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