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仁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引入“法律顾问团”

时间:2016-02-03 09:38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分享到:

  仁化县被确定为广东省和韶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以下简称“土地确权”)试点县至今已1年多,经过前期的试点工作,该县于去年10月在全县铺开土地确权。几乎在被确定为试点县的同时,仁化县从2014年7月开始,从韶关市知名律师事务所聘请22名律师组成“法律顾问团”,并签订法律服务合同,每名律师负责联系5到6个村或者居委会,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

  仁化县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因人口变化、分户等原因,加上部分地区曾有多次土地流转等情况,存在着不少纠纷问题。面对这些纠纷,土地确权纠纷调解小组会第一时间出面化解,但有些纠纷中的“硬骨头”,调解小组处理起来会感到棘手。这时,驻村律师这个现有的司法资源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专业又客观,村民们服了

  石塘镇石塘村是仁化县最大的村,有800多户,共3500多人,全村约5000亩地。

  上个世纪80年代,一群邻近的湖南村民到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转包、租赁当地村民的土地耕种,成为一群“代耕农”。据石塘村委会副主任李修懿介绍,全村涉及这种情况的“代耕农”有20多户,土地100亩左右。

  黄某华和袁某珠等3户“代耕农”就在这20多户之中,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从村民李某林那里转包了约10亩地,并签订了合同,一直耕种至今。

  去年8月,黄某华等听说要土地确权了,于是提出要将土地确权到自己名下。对此,原承包户李某林和石塘村的村民都不同意,这便起了纠纷。后经村、镇调解都无果,他们便将情况反映至县里。

  县领导提出由县农业局、石塘镇对类似情况进行摸底,由县司法局安排驻村律师参与,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广东韶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钟洪涛是石塘村的驻村律师,他也因此被请去调解黄某华等人在土地确权过程中的纠纷。

  对于此纠纷的调解,钟洪涛显得成竹在胸,因为他深知,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九条“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或者出租给第三方,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的法律规定,此土地不可能确权给黄某华等人,只是他们不了解政策而已。

  “一到镇司法所,我就把法律条文逐字逐句地念给他们听。”钟洪涛说,同时对该条款所蕴含的法律意义详细地解释给黄某华等人听,他们听完之后觉得有道理,就服了。

  为何钟洪涛的调解有效果,李修懿认为,主要是因为驻村律师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说的有理有据,而且他们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是第三方,所以驻村律师们工作起来效率高,成效也好。

  同样来自广东韶大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忠明是大桥镇共和村委会的驻村律师,去年4月7日,李忠明与镇村干部一起成功化解了一起土地确权纠纷,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是黄某和村小组,双方产生纠纷的焦点是土地承包经营权。1997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按照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要使绝大多数农户原有的承包土地继续保持稳定的规定,黄某承包了村小组发包的土地。多年来,黄某把土地转包给他人耕种,村小组知道此事,但未持异议。2010年,黄某全家户口迁出,3人迁到市区,1人迁到大桥镇上;在即将开始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时,村小组认为黄某既然迁出户口,不再属于村集体的成员,就不应再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想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村集体再度发包。

  通过深入了解,李忠明认为,黄某没有全家迁到设区的市,还有1人是迁到大桥镇,不符合土地承包法中的收回条件,在二轮土地承包期内村集体无权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李忠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对相关法规进行分析,双方最终同意争议土地承包关系维持原状。事后,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一起土地确权纠纷成功得到化解。

  创新工作经验,驻村律师给力

  “关键是起到示范作用。”谈起钟洪涛成功调解黄某华等人纠纷一事,仁化县农业局一工作人员说,好几个镇都存在类似问题,这个调解案例能够起到示范效应,对于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据仁化县农业局统计,仁化县承包农户约3.2万户,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约为20万亩,现已完成涉及2459户农户,近1.75万亩、约2.49万块地块的测量、指界、公示工作。当前,土地承包纠纷在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存在,这是土地确权登记中不可回避的矛盾。仁化县坚持先解决矛盾纠纷、后确权登记的原则,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暂缓登记,避免矛盾未解决就登记,引发纠纷再起,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是土地确权的关键。”

  法律顾问团采取“律师驻村”方式,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每个村还制作了法律服务公示牌,将驻村律师的相关信息予以公开,方便群众寻求法律帮助。2015年以来,驻村律师共参与60余起矛盾纠纷的调解,妥善化解了多起群体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仁化县农业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律师作为第三方参与化解土地确权中重大疑难纠纷,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现在村民遇到土地纠纷,先由村委会出面调解,驻村律师会到场帮忙调解,如果调解不了再到镇里,镇里调解不了的话才走司法程序,再没有出现以前的动不动就到政府上访的现象,农民已经开始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仁化县农业局认为,驻村律师在土地确权的过程中发挥了三大作用: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参与村民土地矛盾纠纷的解决、协助规范土地合同的管理。

  结合当地实际,做好确权工作

  据了解,仁化县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至今已有30多年,期间由于人口变化、分户等原因,许多农户的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农村土地多次调整、公益设施建设占用农田、农户间互换田块等土地纠纷问题;现在农村多为留守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看不懂土地确权的地块测绘图,有的不能提供原始的承包资料,难以确认承包地块。因此,土地确权工作难度增大。

  为此,除了引进驻村律师参与到土地确权工作,仁化县还创新工作思路,比如创新资料收集方式等。为提高资料收集工作效率,采取技术服务公司带设备上门,通过照相、扫描工具收集二轮承包土地资料、村民户口簿、家庭成员身份证信息等资料,大大缩减了资料收集时间,加快了工作进度。再如创新底图公示确认签名手段。为缩减公示确认签名时间,通过集中村民到会议室,投放PPT,把底图、地块信息集中显示让村民确认,有错漏的及时更改,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仁化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重点把握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以二轮延包工作为基础,坚持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尊重大多数农民意愿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二是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引导推选村民代表组成确权理事会,确保确权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群众参与和同意。

  “有关地区如南海区、阳东区、阳山县、仁化县和珠三角核心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初步探索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对于仁化县的做法,省农业厅厅长郑伟仪在去年底的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视频会议上给予了肯定,他同时强调,各级确权领导机构尤其是农业部门应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