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区信用村建设让守信农户贷款不再难
信贷员在了解冯志敏(左)的种植情况。
肖树钦(左一)承包的鱼塘。
领到“信用村客户信用证”的村民很开心。
“番石榴长得不错啊!快要上市了吗?”汗流浃背的信贷员问。
“是啊!下个月就可以上市了,今年的收入大概有三四万元吧!”一听说信贷员来了,立马骑着摩托车赶来的农场主冯志敏高兴地说。
……
这是记者近日跟随江门市新会农商银行睦洲支行的信贷员,来到江门市新会区睦州镇南安村果然靓农场见到的一个场景。因为经常来往,见面时,他们像一家人一样亲切交谈。
据了解,冯志敏原是工厂工人,2015年碰到村里土地流转的机会,就从工厂辞职,从十多户村民手中租来20多亩地建起了果然靓农场。“去年12月拿到了6万元信用贷款,基本都用在支付租金上了。”冯志敏说,租金压力很大,每年的租金要4万多元,从新会农商银行贷到的信用贷款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
“过去,像我们这种小农户,是很难从银行贷到款的。信用村建设让我们受益了!”冯志敏说。
什么是信用村?原来冯志敏口中的信用村是新会农商银行为了支持本地“三农”经济发展,而探索出的一种支持农业、农民发展的新金融模式。新会农商银行主要采用纯信用方式为信用村的农户发放贷款。
2014年9月,江门新会农商银行授予睦洲镇莲子塘村“信用村”称号,新会区的信用村建设自此拉开序幕。
近年来,新会农商银行秉承“立足当地、服务当地、繁荣当地经济”的经营宗旨,以广大农户为服务对象,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不断推动信用村建设。目前,新会农商银行已先后授予莲子塘村、石板沙村、新沙村、南安村、东向村等5个村信用村的称号。截至2017年6月末,新会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信用村贷款84笔,合计204.47万元。
江门市新会区的信用村建设如火如荼,新会农商银行今年还计划陆续在江门市新会区古井、三江、沙堆等镇推行信用村建设,让守信农户贷款不再难,推动当地农户致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信用就是财富”。
今年4月份,人行江门市中心支行、人行韶关市支行翁源办事处的相关负责人到新会信用村调研后表示,新会农商银行的信用村建设开创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新模式,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缘起
帮助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
为什么率先在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搞信用村呢?新会农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睦洲镇是江门市新会区的农业大镇,但长期以来农户因种养水平落后、农业经营风险高、履约意识相对较差等主客观原因,较难取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新会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三农”发展,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同时寻求更有效的切入点,更好地服务“三农”。2014年,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各阶层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农业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新会农商银行高度重视,主动开展深入调研,结合地方“三农”发展需求和该行大力支持“三农”的经营宗旨,提出了在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建设江门地区首个信用村的目标。通过考察,他们首选了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莲子塘村搞信用村建设。
江门市新会农商银行睦洲支行行长黄德光告诉记者,莲子塘村下辖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967人,有2000多亩鱼塘、虾场,1000多亩绿化树苗,700多亩水稻,村民以农业种养为主,贷款需求较大。在新会农商银行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该村的信用村建设从2014年7月份开始筹备,经过短短2个月时间便做好了发动、推介、审批工作,并于当年9月正式挂牌,成为了新会区首个信用村。
挂牌当日,李兆浓等18位村民成为了首批获得“信用村客户信用证”的幸运儿。李兆浓说他至今忘不了2014年11月6日这一天。当天,他从新会农商银行睦洲支行领到了5万元信用贷款,用于购买搭虾棚用的塑料膜等物资。当时他正缺钱,这5万元信用贷款对他来说犹如雪中送炭。感激之余,他还当场向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我一定会用好这笔钱,像以往那样诚实守信,按期还清贷款本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随后,石板沙村、新沙村、南安村、东向村等也通过了新会农商银行的信用评估,开设信用村建设,村里很多农户的贷款难题得到了解决。
江门市新会农商银行为何如此积极开展信用村建设呢?该行相关负责人说,信用村建设是让利于民的新举措,新会农商银行希望通过信用村的创建,推动“以文明作抵押,以信用作担保”的诚信环境建设,帮助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在信用村中形成“争做诚实守信好公民、争当文明信用户”的浓厚信用文化氛围,并以此建立长效机制,解决辖区内农户生产的资金需求,助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实践
信用好的农户可得到信用贷款
江门市新会农商银行对信用村农户主要采取纯信用方式发放贷款,对信用村内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门槛较低,且无需提供担保或抵押,还规定贷款利率可在利率定价结果的基础上下浮一个档次,这大大降低了信用村农户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一般来说,利率统一划定为基准利率上浮30%,贷款额度上限为20万元/户。同时,该行对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农户还予以优先支持,不断简化贷款申请手续和审批流程,提高农户的资金可获得性和效率。如农户有购建房、装修等消费性需求,该行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支持。农户取得经济效益、资金实力有所增强、种养规模扩大后,还可以通过“抵押+信用”的方式来提高贷款支持额度。
在具体操作程序上,新会农商银行睦洲支行首先与睦洲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村委会,然后与村委会协商后,签订信用村建设合作协议,接着,村委会推荐信用好的农户申请信用贷款,新会农商银行睦洲支行派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审查后以“自助循环贷”的方式发放贷款。放贷后,新会农商银行睦洲支行还会开展贷后检查,到期收回贷款本息,对有需要的农户,则继续授信。
村委会是信用村建设的重要参与方。“我们村虾农比较多。虾农买了虾苗之后,资金周转不过来,没钱买饲料、交电费。信用贷款是他们的福音。”莲子塘村村委会主任肖德胜说,村委会大力支持信用村建设,坚持为银行把好关,从村里筛选出守信用的农户推荐给银行,让他们享受到信用贷款,走向致富之路。
此外,江门市新会农商银行还很注重提升信用村农户的信用意识,经常下乡进行金融知识宣传。自建设信用村以来,睦洲镇反响巨大,前去新会农商银行咨询、提出业务需求的村委和个人络绎不绝。
睦洲镇委、镇政府对新会农商银行的业务创新模式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将信用村建设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省、市、区相关部门、机构也多次前去调研,交流信用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2014年8月,广东农信联社时任党委副书记陈池到新会农商银行调研,对信用村建设这一创新服务、有效支农的做法予以了充分肯定。2016年4月20日,人行广州分行征信管理处缪铁文处长、江门市金融局曾锦俊局长、人行江门中心支行潘江行长一行到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调研新会农商银行信用村建设情况。缪铁文处长充分肯定了新会农商银行信用村建设的成果,表示该行通过信用村贷款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持,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反响
信用贷款助农户增收致富
信用村建设使不少农户受惠,农户贷款更加方便了,且利率更优惠、贷款手续更简单了。
“信用村建设的好处就是,讲信用的农户无需抵押就能获得信用贷款。”睦州镇莲子塘村村民肖树钦,最近心情格外好,因为他今年卖虾赚了钱。肖树钦养殖鱼、虾已有七八个年头,现有鱼塘22亩。前年,他申请到了8万元信用贷款。去年,他的信用贷款额度又调高至了15万元。“这些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鱼、虾饲料,支付电费等。我现在每月交800多元的利息,到了年底才需要还本金,而到了年底,鱼、虾都卖好几批了,本钱收回了,还有的赚,还本金自然没什么压力。”肖树钦说,今年以来,他已卖了近6000斤虾,刨除成本,大概赚了4万元。
2016年,江门市新会农商银行在南安村开展信用村建设工作,第一批有5户农户受惠,现在仍有4户农户在继续享受信用贷款。这些农户均为果农,主要种植葡萄、番石榴等。南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梁瑞文告诉记者,村民搞种植,资金回报周期长,刚投入的前几年顶着原料、租金、水电费等资金压力,起码三年才会有收入。信用贷款可以帮助村民缓解资金压力,希望以后银行对贷款对象的条件能再放宽一些,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江门市新会农商银行开展信用村建设,就是希望借此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为农户提供融资便利,帮助农户增收致富,从而以点带面地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信用意识。黄德光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用村贷款农户都能按时还本付息,未出现逾期等不良表现,信用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达到了当初建设信用村的目的。近期,新会农商银行计划授予沙堆镇梅阁村为信用村,持续完善、推广信用村模式,有效扩大支农的广度和深度,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手记
信用村建设在路上
近年来,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信用村建设、“诚信绿卡计划”、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等信用建设在江门开展得如火如荼,且成效明显。
其中,信用村建设主要在农村开展,新会区因较早开展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的信用意识明显提高,银农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了,其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信用村建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信用村建设中,银行想方设法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信用村建设的带动和发展下,农户提高了农业种养水平,无论是大自然馈赠的获取,还是特色种、养殖产品的推广,都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信用村建设也因此受到了新会区各镇、村的欢迎,很多镇、村都希望在当地建设信用村。
如今,信用村建设仍在路上,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像新会农商银行就表示,将与更多的村委会合作,为更多的农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适时总结建设经验,及时按农户不同时期的需求调整贷款产品;按村委来管理农户的贷款业务,将与该行发生业务联系的农户纳入信用村的业务管理范畴;针对不同担保方式来差异化对待不同的农户业务,在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给予更好的服务等。
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后,金融机构还可结合当地的实际开展研究、探讨,在信用村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创新产品内涵,完善产品功能。比如,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贫困户名单,让有能力的农户与贫困户结对,愿意结对的农户可获得一笔银行的贷款支持,有能力的农户平时聘请贫困户参加生产活动,待有产出后按约定的比例分红给贫困户,进而形成一个农户与贫困户互助发展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就业创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