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封开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种产销”一条龙 农户增收吃“定心丸”

时间:2017-09-04 10:35 来源:西江日报
字体 分享到:

  近日,在肇庆市封开县平凤镇五一村,村民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满满都是收获的喜悦。原来,该村在今年3月份设立的茄子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进入了丰收阶段,第一批种出的茄子已上市销售,今年预计该村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增加2900元。今年以来,封开县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目标,把产业帮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扶贫模式,努力实现强村富民。

  “种产销”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民增收 

  封开县平凤镇五一村茄子种植示范基地是该县“公司+基地+农户”立体产业发展扶贫示范点之一。该镇结合镇情、民情、土情,谋划建设五一村茄子种植示范基地,并成功与德庆县创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由该公司统一提供优质嫁接苗和技术指导。今年初,五一村与中山帮扶工作组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抓手,采取入股分红形式,打造了五一村茄子种植示范基地,目前,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面积17亩,种植优质茄子苗1万多株,带动贫困户种植31亩、约2万株。该项目在今年3月完成立项报批,从项目落地到效益产出,仅用了5个月。

  五一村种植的茄子刚刚上市,德庆县创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就到基地按协议价收购蔬菜,解决了产品市场销售问题,让种植户有了“定心丸”。据悉,茄子是一年生植物,以一周为一个采摘周期,采摘期最高可达7个月。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把每年收益的50%作为贫困户入股分红,平均分配至该村27户贫困户、97名贫困人口;其余的收益继续投入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基地发展与贫困户增收“双赢”。预计今年生产性收入可达46万元,27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增加2900元/年。

  除了平凤镇五一村,长岗镇光升村也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开辟出了一条可持续的脱贫致富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长岗光升村扶贫基地以种植基地为示范,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贫困户和其他村民一起,到基地工作和自家土地种植蔬果,公司按协议进行收购,带动村民一起奔康致富。该蔬菜基地由中山市府办联合扶贫工作组与封开县光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光升农业公司独立管理和经营,邀请相关专家和技术员作为指导,并招聘光升村有技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为种植人员,直接参与基地的生产和管理。

  今年4月,该公司种植了第一批蔬菜、瓜果,种类有苦瓜、冬瓜、丝瓜、番茄、辣椒、介篮、介菜、玉米等,经过农户的精耕细作,现在扶贫基地已是硕果累累。该公司在中山有相对固定的经营和销售渠道。目前基地已进入了收获阶段,扶贫基地的部分蔬菜已经供应中山各大市场,确保贫困户增产增收。

  探索四种产业扶贫模式

  努力实现强村富民

  记者了解到,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聚力扶贫产业发展,封开县今年不断创新思路,全力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气候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除了积极推出“公司+基地+农户”外,还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电商+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创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辐射带动发展模式。市政协帮扶该县都平镇成功引进肇高生态农业公司,在该镇大滩村组建“紫三抗特色农业开发基地”,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户可通过土地流转将耕地使用权出租,或以入股的形式参与紫色农业生产;也可以在合作社统一规划、指导下自行组织生产,产品由公司按市场价收购。目前已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1380亩(公司租地530亩,与农户合作850亩),按季节轮番种植毛豆、紫南瓜、紫萝卜、紫米、紫玉米、紫番薯等紫色农产品,预期每亩年产值可达0.8万元,带动该镇180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8000多元。

  此外,为破解扶贫攻坚难题,该县长安镇和相关帮扶单位探索“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到清远市英德茶叶种植基地实地调研以及对自身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数据的分析研判基础上,在长安镇万岗村谋划建设总投资约120万元的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基地以村集体出资成立的公司为主体,实施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并通过合理分配收益,推动贫困户脱贫与项目建设“双到位”,持续激活帮扶项目的“造血”功能。目前,该示范基地已种植茶苗70亩,带动农户68户、292人,完成茶叶生产线建设1条,并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的铺设。

  同时,该县还以电商扶贫为统领,推行“电商+基地+农户”的双线发展模式,倾力推进封开商城、乐村淘·封开商城特色馆等平台及其服务站(点)建设,畅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渠道,进行统一包装,统一上线,统一品牌,实行“线下线上”同步销售,竭力打造”封开特色农业“的优势品牌,极大地解决了贫困山区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打通贫困户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封开商城互联网销售平台,共有217种包括杏花鸡、油栗、麒麟李、杏花白马茶、紫玉淮山、无渣竹芋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上线,累计销售额超过68万元,带动483户贫困户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