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青年创业在村头 提增效益众手帮

时间:2017-12-15 15:14 来源:惠州市农业局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惠州市龙门县农村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列,为龙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龙门县关工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上级关工委关怀指导下,联合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深入基层,调研返乡青年创业创新工作,针对他们所想、所求与所需,探索出一条促进返乡青年创业创新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龙门县返乡青年创办经济实体1650个,年生产总值2.52亿元。 

  帮建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助力解决发展资金难题

  龙门县平陵镇返乡创业女青年李莉创办了斛金生态养生园项目,通过服务平台搭建的创业融资服务享受到项目低息贷款优惠政策的待遇,原来的种植斛金苗埔场,创新发展为生产、加工、销售和旅游服务一体化的生态养生园。这只是龙门县关工委帮助返乡青年的一个缩影。 

  从2014年开始,龙门县关工委会同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职能部门,在县关工委梁少文主任的带领下,组成两个调研小组,分南北两个片区,历时一个月对全县12个乡镇(街道、区、场)返乡创业青年开展了一次全面调研。 

  在调研基础上,龙门县关工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多次召开多部门联合工作会议,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探索搭建“六帮六助”创业服务平台,助力返乡青年创业创新发展。 

  2015年10月23日,在县农商行三农与个人贷款中心成功创建了惠州市第一个“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中心”,推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贷款新品种———龙门县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既解决了农村青年尤其是返乡创业青年贷款无抵押问题,又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难题。 

  2016年,县关工委联合县妇联、县财政局、县农商行,稳步推进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多渠道帮助返乡创业女青年解决融资难问题,帮助15名返乡创业女青年办理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60多万元。 

  截止今年4月,全县发放返乡青年创业贷款139户,授信3890.8万元,贷款余额3108.7万元。 

  帮建创业青年教育平台,助力提升青年创业创新能力

  在调研中,永汉镇梅州村永恒通宽带器材有限公司的返乡创业青年唐仕其反映企业管理人员紧缺问题,龙门县关工委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市关工委联系。在市关工委的支持下,今年4月25日,市、县关工委联合在永汉镇举办全县创业创新青年企业管理培训班,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特聘导师刘禹麟授课,103名创业青年参加培训,既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管理人才缺乏的难题,又为龙门创业创新青年培训了一支企业管理人才队伍。 

  目前,龙门县委组织部和县关工委协调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农业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科协、县水果办等18个部门和单位,专门成立了龙门县农村青年创业创新培训中心,由县关工委负责总协调,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每年制订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培训计划,千方百计帮助返乡创业青年解决急、难、重等问题。据统计,近年来,全县举办各类创业技术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的各类人员4060人次,其中返乡创业青年1895人次。 

  县关工委还联合县农业局、县科协、县水果办等职能部门,成立了龙门县农村创业青年科学实用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聘请22位科技专业人员作为科学实用技术指导员,把每年3月定为科学实用技术咨询月,在县城、乡镇街道设点宣传科学实用技术,现场解答咨询。同时,派出专门咨询小组上门为返乡创业青年创办的企业进行实地指导,为他们解答生产与销售上的难题。 

  帮建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助力提高创业经济效益

  2016年,龙门县龙江镇六屯村返乡创业青年刘根通过电商经营自产自销香猪肉,平均每天宰杀两头香猪,年销售香猪550多头,年销售额达150多万元。 

  据了解,县关工委牵头,联合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农业局、县经信局、县中小企业局、县水果办等部门成立了龙门县农特产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协调,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把农村创业创新青年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为了办好这个平台,县关工委联合团县委多个部门专门举办一期创业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70多人参加培训,让更多的返乡创业青年认识电商,运用电商,发展电商。目前,返乡创业青年创办的顺喜来、惠兴、凤岗创业、斛金缘等企业越来越多运用电子商务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经济效益突飞猛进。 

  同时,还通过帮建学习交流服务平台,成立了县农村创业创新青年联谊会,每年召开2~3次创业创新工作座谈会,并组织外出参观、建立联谊会微信群,帮助创业青年尤其是返乡创业青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此外,创业青年激励平台、困难帮扶服务平台也发挥积极作用,为龙门返乡创业青年解决了许多特殊困难问题。 

  创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龙门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龙门返乡青年创业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850名龙门返乡青年创业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引领人和带头人。 

  目前,全县返乡青年在龙门创办工业企业3个,填补了龙门返乡青年无创办工业企业的空白。3个工业企业年缴税收超过千万元。永恒通宽带器材有限公司从原来的来料加工小作坊,创新发展为高新科技企业,年缴税收300多万元,占全镇工业缴交总税额的35%,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为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县900多名返乡青年参与工业项目创业,为龙门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返乡青年的成功创业,还吸收了许多贫困户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解决了农民在当地就业和增收脱贫的问题。平陵街道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慧文,在创业中不断创新发展,不但积极引导116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种植优质水稻886.9亩,还带动周边600多户农户种植6000多亩,帮助28户特困户一举脱贫。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县返乡青年创办经济实体1650个,年生产总值2.52亿元,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难题,减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

  返乡创业青年创业在村头,农民就业在门前,幸福一家人。他们不再需要外出打工,工作就在村子里,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减少了。 

  梅州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村,之前是龙门县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返乡青年唐仕其在村里创办了永恒通宽带器材有限公司,每年给村集体创收8万多元,使该村一举脱贫;同时解决了当地200多村民就业难的问题,随之留守儿童减少85人,空巢老人减少了102人。 

  如今,梅州村农民家庭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村风民风大大好转,夫妻不和、治安不好、赌博等不良现象得到遏制,全村家庭和谐,社会安定,文明之风吹遍全村。2014年以来,梅州村连续3年被评为市、县、镇文明村,有66户农户被市、县、镇评为文明户。当地群众点赞说:如果再多办几家这样的企业,永汉经济发展会更加辉煌,社会文明发展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