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礼乐街聚力乡村振兴 经济更强环境更美村民更富
礼乐街道新貌。
如今的礼乐街道,人居环境优美、文体事业繁荣。图为礼乐龙舟竞渡。
进入江海区礼乐街道,便来到了一个新天地,开阔的视野、清新的空气、宽敞的马路、勤快的背影……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活力、希望的城乡新画卷。东海路旁,总投资30亿元的全区龙头产业项目——电机产业城正火热建设;英南村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七彩南堡”网红乡村游让市民置身童话世界;会港大道以南,江海万亩都市农业生态公园启动区蓝图正在规划……一批项目齐头并进,礼乐发展正当时。
以党建引领全局发展、提升产业带动作用、以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增强民生福祉等,近年来,礼乐街道多管齐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此同时,礼乐街道还通过提高招商引资档次、“走出去”考察取经、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闯出一条具有礼乐特色的发展新路径,助力礼乐街道产业升级、城市提质。
朱辉荣带队调研,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
接下来,如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礼乐显得更为迫切、重要。对此,江海区委副书记、礼乐街道党工委书记朱辉荣表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是礼乐街道的重要使命,接下来礼乐街道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扑下身子,扎根基层,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问题、症结所在,引导各村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和计划,共同构筑美丽幸福新礼乐。
强组织
让第一书记“驻身”又“驻心”
今年以来,礼乐街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新思想深入人心,以“八个加强+两项清单”领航基层党建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领导力建设、“头雁”培育、规范化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工作、党建促治理、基层党建保障、基层正风反腐八项工作。
在推进八项工作的过程中,礼乐街道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政班子领导带头开展“党员领导领学带学督学”活动,利用好街道党校阵地,讲党课、组织理论培训、成立“志愿讲习队伍”和“驻点讲习队伍”,开展一系列接地气的学习教育活动。
同时,礼乐街道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巩固提升党组织在各领域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补齐配强各基层党组织,大力实施“领头雁”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书记后备人才库,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加快基层党组织的扩面提质,党组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制度,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百分百到社区报到,累计开展服务百余场。
两项清单分别是,固本强基清单及党建创新工作清单。在落实固本强基清单过程中,礼乐街道除了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对全党员开展全覆盖培训,还计划投入448万元保运行、提服务,把腊味协会党支部、长优实业党支部打造成区级以上“两新”党组织示范点,并重点培育英南、新华、丰盛、五四、向东等先进农村党组织,文苑、文昌沙等先进社区党组织。同时,街道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党组织全面达标创优,结合党员“评星定级”活动,在今年“七一”前表彰10个先进党组织、1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50名优秀共产党员。
在落实党建创新工作清单方面,礼乐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制定和落实1—2个党建领航项目。筛选9个农村公共活动场地建设“一亭五堤六园”红色阵地体系,展现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工作亮点和成效,同时发挥基层治理党建共同体作用,在基层党组织中实行“党员责任岗”制度,让党员“有岗有责有为”。
在抓党建、强基层的过程中,礼乐街道还积极用好区一级派驻到村的第一书记,制定《礼乐街道驻村(社区)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试行)》,推行“三定一有三跟踪”的管理与使用模式,探索出一条管好用好驻村(社区)第一书记的有效途径,让第一书记真正发挥长处,造福于村。其中“三定”即给第一书记定职责任务、定管理要求、定激励保障,努力做到工作上有目标、任务上有要求、生活上能照顾。“一有”就是有担子,让第一书记驻村(社区)帮扶有压力、有担当、有责任感。“三跟踪”就是跟踪教育、跟踪测评、跟踪考核,促进第一书记“驻身”又“驻心”。
实施选派驻村(社区)第一书记的举措,有效解决了基层组织人才匮乏、管理松散、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使农村(社区)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喜人变化。乌纱村在第一书记张小铮的带领帮助下,“后进村”变“后劲村”;英南村在第一书记李碧华的协助下,在全区率先实行“党员责任岗”制度,并将其与村规民约积分管理有机结合,实现“村里事村民定”,英南村成了“网红村”;谭肃然在东红村任第一书记期间,发掘和培养村特色,建设载满乡情的乡村博物馆东红村文化怀古阁,展示民风村貌,发展乡村旅游,争取“流量变现”,提振村内经济。
从严治党不放松,礼乐街道还不断完善党建共同体机制,完善阵地建设,持续抓好“两新”党组织工作,培育“两新”党组织示范点;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四风”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从严查处顶风作案行为;健全谈话提醒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的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工作环境。
拼项目
优化产业结构 打造礼乐品牌
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今年,礼乐在工业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第三产业、本土特色农业等产业中不断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街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项目优中选优。据礼乐街道办事处主任邓群标介绍,在工业项目布局中,礼乐街道始终坚持优中选优,在街道25家规上企业中,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0家,超50亿元企业1家,已基本形成机电制造、精细化工、健康食品为支柱的三大工业产业格局。其中优美科长信、巴斯夫、生和堂等优质企业更成为礼乐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去年,优美科长信实现产值65.7亿元,巴斯夫、生和堂产值均突破两亿元。目前,三家企业纷纷增资扩产,为礼乐经济转型升级助力。此外,总投资30亿元的电机产业城项目落地礼乐,街道成立专项小组,强化跟踪服务,做好配套工程,力争向“再造一个新礼乐”的目标迈进。
今年,礼乐各大城建项目纷纷上马,五邑路扩宽,会港大道、礼东路(环镇路—礼睦路)、礼乐路(江礼桥—月塘里桥)升级改造,大交通格局正悄然编就,城市化进程全力推进。第三产业迎来新局面,继朗晴新天地、文华豪庭、江门船厂恒大御景半岛等项目后,今年礼乐新增星湖湾房地产项目,项目已完成封顶。
结合高端生态旅游,礼乐街道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积极谋划和推动会港大道以南的万亩生态发展区建设。近年来,礼乐街道借助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政策红利,先后引进多个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秾稼生态园吸引了不少珠三角游客的光顾,正顺农业项目有序推进,大大提高了礼乐乡村旅游知名度。
目前,礼乐街道结合本土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礼乐葡萄、礼乐桃花享誉省内外,礼乐特色品牌农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品牌农产品销售”发展模式成新常态。
礼乐葡萄。
以礼乐葡萄为例:礼乐街道是珠三角葡萄种植最早的地区,有着种植面积最广、规模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每年6—8月为礼乐巨峰葡萄成熟丰收时节,常吸引大批游人采摘品尝。近年来,礼乐街道与区一级合作,连续举办多届葡萄节、乡村旅游节,以活动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今年的乡村旅游文化节暨礼乐葡萄节吸引了超过15万名游客到礼乐体验葡萄采摘,到乡村旅游点“打卡”,带来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
未来,礼乐街道将继续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举办礼乐葡萄文化节,持续做强“礼乐葡萄”品牌,复制经验策划举办桃花节,将向东村打造成充满桃花元素的乡村旅游特色村,以农田田园化、业态多元化、产业融合化为方向,大力发展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于一体的新经济业态,推动农业由产品型向品牌型转变。
造亮点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域
星罗棋布的特色民居,沧桑而不失韵味的古老巷道,承载乡愁的乡村博物馆……每年初春时节,十里桃花林总是吸引着各地游人前来赏玩;盛夏时期,香飘万里的葡萄节让乡村热闹起来,让八方来客感受礼乐独特乡村风情。
这是礼乐不断涌现的美丽乡村景象。乡村振兴,对于有着特色乡村地域的礼乐而言,大有可为,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近年来,礼乐继续下大力气,走新路子,全力以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域。
丰盛村成全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自去年7月开始,礼乐街道率先行动,在下辖的24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全面铺开“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截至今年3月,礼乐街道已在全市完成“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全街道村容村貌极大提升。其中,尤以丰盛村最为典型。
过去丰盛村是一条连小车都开不进的后进村,而如今,丰盛村成为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兄弟村争相学习的对象,正是乘上了乡村振兴的东风。
在村子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丰盛村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在前头。无论是迁危旧房还是露天厕所,村委会都实地丈量,逐家逐户讲解政策,并由村干部、小组联络员、村民代表、邻居代表和使用人到场共同核准登记。“我们还会在每一处拆除点设立公示牌,张贴拆违前后对比图,展示治违为改善人居环境带来的变化,赢得群众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区卓培说。
现在走进丰盛村,灰瓦白墙、山青水美的环境让人沉醉。村里移步换景,花、草、庭院和路、水、建筑相得益彰,村中心新建的休闲绿化公园和党建公园更成为村中最亮眼的所在。
在全面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同时,礼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今年以来累计查处违规“大棚房”18间,涉及面积1.28万平方米;清理禁养区养殖户579户,拆除养殖场棚舍2.47万平方米;加大环保巡查力度,出动检查1700多人次,责令停产整改21家,限期整改和搬离165家。
为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礼乐街道还建立河道长效保洁机制,重点开展“五清”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礼乐街道共投入315.77万元整治河道;排查排污口38个;清理河道4.82公里,清理水域面积3630平方米,清理漂浮物135吨;对12条河道进行清淤,清淤总长度13公里;清理河道障碍物20处,拆违7处,清理面积2590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河道拆违百日攻坚战中,礼乐街道敢于啃“硬骨头”,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挺在一线,区、街两级多部门联合执法,多措并举、用心用情阳光拆违,清理了70余处有着10余年历史的违建,真正还路于民,咬牙打赢这场攻坚战。
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礼乐街道按照每个村(居)建成1个二类标准化厕所的要求,新建公厕14座,对原有的17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为加强公厕管理力度,环卫站还制定了完善的公厕管理办法,明确属地管理责任,设立标识标牌,落实清洁管理人员。同时,结合环境治理,礼乐街道从源头下手,扎实推进街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扩大村庄保洁覆盖面,目前两项工作都已达到100%全覆盖。此外,街道65个自然村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管网覆盖,余下自然村已建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个,合计处理能力达2.5万吨/日。
系民心
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近年来,礼乐街道坚持把民生工作做好、做实,美化城区环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繁荣文体事业、发展公共医疗、完善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生活在礼乐,幸福无处不在。
今年以来,礼乐街道进一步落实民生保障兜底,实行特困供养标准实行自然增长机制,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80元,发放低保、特困人员补助金94.9万元、临时救济14530元、医疗救助11660元。今年,街道还协助礼乐慈善会开展慈善救助和慰问工作,发放慰问金16440元,实物5.48万元;落实大病救助,发放救助资金3.1万元;实施危房救助6户,救助资金3万元。
此外,为提升公共医疗服务质量,礼乐街道投入逾700万元新建礼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逐步规范各村卫生站建设;投入1000万元用于五邑中医院江海分院医联体建设及推进医疗服务环境升级;促进社会办医,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村卫生站建设,村医补助落实到位。目前礼乐街道已有医疗站20间,并将新民村卫生站打造成高新区(江海区)示范性村卫生站,并代表全市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场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介绍。
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方面,今年,礼乐街道计划投入资金1500万元在礼乐中学新建一栋6层的学生宿舍楼,目前已完成前期立项等工作。礼乐二中新建运动场工程已开标,预计于今年8月验收并交付使用。
文体事业方面,礼乐街道全面铺开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打造礼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并把中福社区、英南村、威东村、新民村、丰盛村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加快完善文化阵地建设,做好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运营工作,按照高标准改造新华村、新民村、新创村、文苑社区共6个灯光篮球场。落实创文常态化管理,巩固创文成果。文体活动丰富多样,礼乐龙舟、LBA篮球、百姓健康舞等特色文化百花齐放。
在扶贫道路上,礼乐街道坚持扶贫和扶志并举。实施产业扶贫,做好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以及扶贫工作坊的运营和管理工作,增强扶贫户“自我造血”功能;实施就业扶贫,今年第一季度共推荐5名扶贫对象就业,其中成功帮扶1名扶贫对象到工厂就业;实施教育扶贫,做好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经严格审核资料,共有43名建档立卡学生申请资助;实施医疗扶贫,上半年共投入8.13万元为所有精准扶贫对象购买2019年重大病、意外医疗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