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4个镇18个村上榜
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村)名单发布
六祖镇大力促进水果种植业增产提质,图为新兴香荔丰收现场。梁桂婵 摄
“一村一品”造福乡村。图为太平镇马山火龙果基地。梁桂婵 摄
新兴香荔是岭南十大佳果之一、新兴“三大宝”之一。梁桂婵 摄
天堂区村的新兴紫米、新城庞村的丝苗米、车岗布马村的牛油果、太平马山村的火龙果、太平水浪村的青梅、六祖杨家宅村的茶叶、里洞鹅石村的茶叶、车岗桐村的肇实、大江合河村的南药、六祖夏卢村的水果……走进新兴各镇村庄,一村一个特色。
日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和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的通知》,共有100个镇(街道)和1323个村(社区)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专业村。其中,新兴县有4个镇、18个村名列其中。
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是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部署,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是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标杆和样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的培育与发展,加强指导,使之真正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新兴高度重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已经成为新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兴各地着力打造新兴凉果、优质禽畜、生态茶叶等产业,形成一批特色农业品牌。
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六祖镇在政策、资金、技术上,以“租金+股金+薪金+奖补”“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农技+高校+电商”等方式,多管齐下解决土地、资金、技术、生产和销售问题,大力促进水果种植业增产提质,培育壮大生态农场、种植合作社等休闲观光农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如今,禾泰生态农庄、新荔荔枝种植场已颇具规模,新型水果火龙果场超10个,种植面积500多亩。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2019年11月,天堂镇朱所村人头涌动,近300人齐聚一堂,只为见证南方高端优质稻种业与米业实现零距离对接的高光时刻;今年6月,新兴县丝苗米产业园入选2020年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据了解,新兴县丝苗米产业园以天堂镇、河头镇、六祖镇、太平镇和新城镇5个镇为核心,按“一心两园三区一带”总体布局。目前,产业园已落实建设用地200余亩,并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1家等为主导组成产业联合体,打造的“新兴紫米”(“广东好大米”)、“新兴排米粉”(国家地标产品)、“新兴丝苗米”品牌特色突出。
太平镇是茶叶种植专业镇。从唐代开始,象窝山一带就开始有了种茶的传统。1958年象窝山正式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大力引进云南大叶种,名为“象窝茶”。从2007年起,翔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整合茶场资源,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对茶叶的引种、培植、管理和生产工艺等进行革新,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开发本地旅游资源,为贫困户和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农户从脱贫逐渐走向致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太平镇大力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茶叶生产,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以“禅茶文化”为载体,以融合旅游为发展模式,推动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竹成簕,一鸡飞天”,簕竹镇是孕育温氏股份之地。作为农牧业聚集地的簕竹,按照新兴县委提出“围着温氏转”的理念,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推动1200多亩土地向温氏流转,建设30多个“高效、智能、生态”的现代化养殖生产基地,年产值达2.2亿元。此外,簕竹镇还合理规划限养区和适养区,通过“清拆一批、升级一批、新建一批”的方式,推动450多户农户升级建设现代化家庭农场,以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助推禽畜养殖产业升级。
接下来,新兴将继续学习借鉴典型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和发挥当地优势,紧扣乡村产业振兴,聚焦特色产业,培育新动能,构建乡村特色产业体系。
链接
新兴入选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
新兴县六祖镇(水果)
新兴县天堂镇(丝苗米)
新兴县太平镇(茶叶)
新兴县簕竹镇(畜禽养殖)
新兴入选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
新兴县天堂镇区村(新兴紫米)
新兴县新城镇庞村(丝苗米)
新兴县六祖镇夏卢村(水果)
新兴县六祖镇杨家宅村(茶叶)
新兴县车岗镇布马村(牛油果)
新兴县车岗镇云卓面村(鳄鱼)
新兴县东成镇都斛村(水产养殖)
新兴县水台镇杜村村(柑桔)
新兴县河头镇步郎村(蜂蜜)
新兴县稔村镇高村村(水果)
新兴县簕竹镇云龙村(竹笋)
新兴县里洞镇里江社区(番石榴)
新兴县太平镇马山村(火龙果)
新兴县太平镇水浪村(青梅)
新兴县太平镇大郎村(茶叶)
新兴县里洞镇鹅石村(茶叶)
新兴县车岗镇桐村(肇实)
新兴县大江镇合河村(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