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镇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九龙镇的粉蕉种植面积达6000亩。陈咏怀 摄
九月是粉蕉上市的季节。在英德市九龙镇,6000多亩的蕉树林在阳光底下泛着绿色光泽,一串串翠绿的粉蕉倒挂着,工人们拿镰刀将其割下,搬运装车,一派丰收的景象。
近年来,九龙镇大力推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通过整合整治土地,使土地成块连片,推动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目前,九龙镇推进村集体农业产业项目31个,“一村一品”种植格局初步形成。
粉蕉成九龙镇新兴特色农业产业
在临近九龙镇镇区的省道S348线一旁,粉蕉林郁郁葱葱,这片地曾经种满了砂糖橘,如今通过土地整合整治,改种粉蕉,成为九龙镇新兴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
英德市龙兴大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观水是九龙镇第一批种植砂糖橘的大户,见证了该镇砂糖橘种植的兴盛与衰落,如今他与合作社也踏上了转型的步伐,在新田村租了1500亩地种植粉蕉。钟观水告诉记者,九龙镇最高峰时有6万亩砂糖橘,但受黄龙病影响,大多数种植户不得不将砂糖橘地丢荒或转型改种。
2017年,九龙镇在当地开展土地整合整治工作,对丢荒的砂糖橘病树进行清理,这让钟观水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外出寻找新种植项目。
“粉蕉种植是在广州番禺考察时发现的,当时番禺地租普遍较贵,许多粉蕉种植户都外出寻找新地方。”钟观水说,通过介绍九龙的土地情况和气候条件,双方一拍即合,便将粉蕉种植项目引进了九龙镇。
钟观水表示,目前九龙镇的粉蕉每亩产量6000斤,按收购价2.3元/斤计算,除去成本,每亩收益可达1万多元,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种植项目。与此同时,粉蕉的管理与收割需要一定人手,也解决了当地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砂糖橘种植户转型,有种芭乐果、坚果、粉蕉的……但论效益还是种粉蕉比较好。因为是新兴产业,许多村民还持观望态度,我们也希望有更多村民加入,把粉蕉产业做大做强。”钟观水说。
村民童金泉如今在新田村管理100多亩的粉蕉,每天一大早他就到蕉园检查粉蕉的生长情况,割掉不必要的枝叶,确保粉蕉以最好的状态生长。童金泉曾在番禺种植蔬菜,但收益逐年减少,便回到九龙镇务农,“回来时种了点砂糖橘,又碰上黄龙病,几次失败的经历让我对种植业失去了信心”。
而当粉蕉项目在新田村落地时,童金泉重新燃起希望,主动与钟观水联系,积极参与到粉蕉的种植管理中,学习经验。目前,已经学有所成的童金泉计划明年与龙兴大地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同种植粉蕉。
每个试点村居补助15万土地清理费
据了解,2016年,九龙镇成功申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镇的建设,16个试点村(居)共获得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200万元。为推动试点项目,九龙镇制定《九龙镇农村土地整理方案》,开展土地清理工作,每个试点村(居)投入费用约15万元,用于开展砂糖橘病树清理和土地整理,并根据“一村一品”的规划开展农业种植。2017年,全镇76个经济合作社(联社)完成了28000多亩的砂糖橘病树清理及土地整理工作,新建机耕路4.7万米,开挖灌溉渠6万米。
土地耕作条件的改善和土地质量的提高,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试点项目建设和九龙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一批种植基地的建成,如桑芽菜种植基地、粉蕉种植基地、澳洲坚果种植基地、鹰嘴桃种植基地、莲藕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场、芭乐果种植基地和苹果枣种植基地等。
土地整合治理后,部分土地流转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手中,开展特色农业项目,让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收益又能在“家门口”就业,有效激发广大群众开展土地整合治理、发展产业种植的积极性。
如塘坑村活石水陈屋积极开展土地整合治理和产业发展,2017年推进村集体种植芭乐果71亩,2018年投入100万元开展耕地整合治理工作,将300亩耕地建成高标农田,招商引资招来升平农业旅游公司进驻,发展农业旅游。目前,村中已建成农家乐、民宿、百亩莲塘和农旅一体的经济作物一批。现今,陈屋村小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以前的5000元提升到现在的20万元。
“以奖代补”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九龙镇还坚持“以奖代补”模式,鼓励各试点村组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力求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推动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九龙镇以农村综合改革及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高、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良好的经济合作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利用国家和各级试点政策,安排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大力发展富民兴村试点项目,着力打造农产品产业集群。其中,制定并实施《九龙镇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以奖代补方案》,向各试点村(居)经济合作社的种植试点项目(31个)予以奖补近500万元,平均每个试点项目奖补约16.1万元。
在土地整合整治和奖补制度的刺激下,各种新兴农作物如雨后春笋般在九龙镇出现,推动了一批种植基地的建成。原本的丢荒地,通过整理、整合、流转,不仅实现了土地价值,还变成了“聚宝盆”,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为鼓励规模化种植,九龙镇还对种植规模在3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奖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成本进行一定的奖补,如长期作物桑芽菜奖补500元/亩,芭乐果1000元/亩。短期作物如黄豆奖补200元/亩。
目前,九龙镇共推进村集体农业产业项目31个,“一村一品”种植格局初步形成;现有新种的水果品种超十个,其中桑芽菜种植8000亩,粉蕉种植6000多亩,鹰嘴桃种植2000亩,芭乐果种植2000亩,澳洲坚果种植1000余亩,还有青枣、三华李、嘉宝果、葡萄、柑橘等,种植总面积约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