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融”文章 让丰收贯穿四季
平远县依托两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平远县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泗水镇梅畲村举行,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闹非凡。朱双玲 摄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平远县的土地上,尽是丰收景色。
山上,脐橙若隐若现地藏在树叶下,青黄相间,煞是好看;田间,稻谷垂下头,为大地铺上一层金色地毯;林中,梅片树郁郁葱葱,清新味道萦绕;地头的葛根、油茶、茶树正努力生长,作坊内飘出酒香,它们争着闹着要参与到丰收的队伍中……
精致小城庆丰收,老乡一起迎小康。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一场场丰收给当地农民带来脱贫攻坚的底气与乡村振兴的力量。
近年来,平远县立足自然禀赋与资源优势,依托脐橙、南药两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断做强脐橙、油茶、南药、茶叶、优质稻等特色产业,做大休闲观光农业、林下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加快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从探索到收获▶▶种下万亩摇钱树,带动全县3200名农民稳定增收
初秋时分,石正镇马山村村民凌育权的梅片林里绿树成荫,微风拂面送来清凉,特别的香味驱散了暑气。“再过两个月,梅片树就要进入采收期,能给家里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凌育权的脸上传递出按捺不住的喜悦。
梅片树又叫龙脑樟树,是提取天然冰片的原材料。过去,这种不起眼、散发着清香的树常用于庭院与道路的绿化,没人会把它与制作药物的材料联系在一起。
2013年,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清园”)以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林科院及梅州市农科院为技术依托,成功研发了梅片提取提纯专利设备,生产出天然冰片,逐步打破了其只能依赖进口的困局,并取得经济效益。景观树化身成为“摇钱树”。
“我与女儿一起种植了30亩梅片树,按照每亩2000元的纯利润来算,光靠梅片树我就能有6万元的收益。”凌育权告诉记者,梅片树不需要精细管理,不怕霜冻和虫蛀,再加上再生能力强,种下之后便可由其生长,只需要定期除草收割既可。
“种植梅片收益稳定,还有政府补贴。”凌育权告诉记者,他打算之后继续扩种,让收益持续增加。
像凌育权这样,依靠梅片树实现脱贫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除了直接承包来经营,村民还可以将土地交给我们统一管理,通过入股分红实现稳定收益,还可以进到梅片树种植基地务工获得稳定收益。”华清园董事长凌凤清说。
据统计,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下,梅片产业已带动394名在册贫困人口参与生产经营并实现稳定脱贫,32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增收2万元。
近年来,平远将种植梅片树当做一项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先后出台了免息补助政策,让贫困户“种得放心,收得开心”。“按照规定,凡是连片新种植梅片树100亩(含)以上的,给予种苗补助500元/亩;对新种5亩(含)以上,给予每亩3000元贷款额度的3年贴息补助。”平远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华清园又扩种了4000亩梅片树,并与平远37个“空壳村”签订了协议。根据协议,每个村按每100亩出资50万元额度筹集基金,以村经济联社名义入股华清园全资子公司圣药公司种植100亩梅片树,合作的时间为20年,华清园保证每个“空壳村”至少能收入90万元。
“到2022年,平远县梅片树种植面积将达3万亩,预计带动6000户农户种植,受益人数达2.4万人。”凌风清说。
从粗放到精深▶▶延伸脐橙产业链,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
走进飞龙果业有限公司(下称“飞龙果业”)的生产车间,只见运输带飞快运转,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脐橙经过清洗后被运往榨果区,榨出的果汁流经无菌管道,然后灌入玻璃瓶中,等待它们的是零下18℃的冻库储藏。
飞龙果业董事长陈俊平告诉记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留脐橙汁的鲜甜味。“榨汁使用的橙子都是采用离树48小时内的鲜橙,经过急速冷冻后能最大程度保留脐橙原有的营养成分。”
平远是广东脐橙之乡,根据该县的土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平远县山地普遍海拔为400米以下,坡度小于20度,适宜发展脐橙的土地面积有20.2万亩。
经过多年的发展,平远脐橙种植范围已囊括大柘、中行、八尺、仁居、差干和上举6个镇,总面积达716.61平方公里,并构建起了以飞龙果业等省级龙头加工企业及国家级合作社为依托的“一核四区一带”的产业化空间布局。
“若要一年四季都能享用脐橙,就要做‘精’脐橙,将脐橙的价值由一季延伸到四季。”陈俊平说。随着脐橙产业的不断扩大,如何增加脐橙的附加价值等问题随之而来,平远县开始探索对脐橙进行精深加工。
“我们与梅州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并且在脐橙的鲜果品质、橙汁鲜榨等方面加大投入,丰富脐橙的延伸产品。”平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新生说。
去年,平远县脐橙产业园核心区的牵头实施主体飞龙果业购置了2台脐橙榨汁机,橙果品质无损检测分级生产线也已建成投产。“目前,我们公司的深加工车间一年能处理5万吨鲜橙,产出2万吨鲜橙汁。”陈俊平介绍。
在今年的扶贫济困日直播带货环节,飞龙果业生产的上橙NFC橙汁广受好评,成为当天的热销产品。“跟平时喝的浓缩果汁区别很大,鲜甜之中带着一点涩,这是鲜榨橙汁独有的味道。”一网友在购买橙汁之后评论。
除此之外,梅州可其山电子商务公司、南台果业、酒香果业、客家卫龙四家公司分别购置了自动清洗保鲜分选设备,均已投入运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投入,逐步实现橙肉、香精油、橙皮油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黄新生说。
今年,疫情的突如其来让许多公司面临产品滞销的危机,飞龙果业也不例外。“过年期间,与我们合作的快递公司尚未复工,脐橙发不出去,很无奈。”一场疫情,让陈俊平加快探索橙子的销售渠道。
随着复工复市的号角吹响,许多奶茶店重新开门,红火的销售场面让陈俊平看到了新的销售渠道。“目前,我们已与几家连锁奶茶店达成初步协议,由我们提供鲜榨橙汁,之后将联手探索脐橙产品,不断打开脐橙的销售市场。”陈俊平说。
从平面到立体▶▶打造一体化田园综合体,让村民吃上生态饭
9月的秋风从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上方吹过,龙颈梯田里的金色稻浪翻滚。一座座围龙屋坐落在道路两旁,纵横交错,古色古香,为村子增添了古典的气息。
“对梅畲村的龙颈梯田早有耳闻,时值丰收季节,我便带着一家人到梅畲村赏秋景。”来自江西赣州市的游客陈美芬被梅畲村美不胜收的秋景所吸引,忙着呼唤家人帮忙拍照。
梅畲村村民沈关平从未想过靠生态吃饭,本以为自己只能靠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作土地来维持生活,如今却通过入股分红、打理田地,实现年收入超过2万元。“收入比以前高且稳定,还能照顾好家人,一举两得。”
这一切变化,源于2017年平远县引进广东鸿艺集团,与梅畲村开展合作共建,发挥梅畲村的地理优势,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客天下平远梅畲田园综合体。“我们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将村内闲置土地集约起来,根据不同季节打造富有梅畲特色的景点。”梅畲村村民理事会会长、梅州市平远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育杰说。
春天,油菜花盛放,金灿灿一片;夏季,荷花映日别样红;秋季,金黄稻谷染遍梯田;冬天,绿色又充满田野……一年四季,时时有景,吸引了不少游客。“经过对房屋、旱地、山林等集约流转和集中打造,梅畲村一改往日荒草丛生、旧屋碎瓦的模样,让游客流连忘返。”刘育杰说。
如今,全村已有439户村民入股平远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村民们每年收益总额约53万元,人均收入从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如今的3万元。“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做起了餐饮、民宿行业,一批富有农家特色的民宿逐渐成为梅畲村旅游的一块品牌。”刘育杰说。
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务工,常住人口也增加到了400多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乡村正成为平远旅游的金字招牌。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梅畲村赫然在内。
“我们将依托全国旅游重点村项目支持,继续实现文旅资源融合,注重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打造观光度假、农事体验、客家美食等别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让更多村民吃上生态饭。”刘育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