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博罗县打响“九优”丝苗米品牌

时间:2020-12-14 10:33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体 分享到:

  生米细长苗条、晶莹洁白;煮熟软硬适中、芳香可口。这是客户对惠州市九优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优”)出产丝苗米的评价。近几年,惠州市博罗县抓住广东丝苗米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本地丝苗米产业,打造博罗丝苗米亮丽品牌。位于园洲镇九潭义合村的九优,在此大背景下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丝苗米产业建设,2019年,在博罗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获批2019年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为当地丝苗米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带来新突破。2020年,博罗县园洲镇义合村成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丝苗米专业村。

  优质优价看得见

  带动农户创品牌

  “一开始我们就只是个小作坊,收谷卖农家米的。”九优总经理温锦锋回忆道。1996年,温锦锋的父母开始从事稻谷回收加工,除杂、去石、砻谷、整米,全部自己手工操作,非常辛苦。1999年刚毕业的温锦锋不忍看见父母如此劳累,决定接手父母的工作,减轻他们的负担。

  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大米的销量持续上升,市场逐渐打开。但是温锦锋发现,消费者却不知道自己买的是谁出产的米。这让他意识到,想要继续做大做强公司,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温锦锋认为,品牌打造首先要做的,是要获得稳定、优质的稻谷供货源。但由于丝苗米的种植缺乏统一标准,农民的稻谷质量良莠不齐。这导致供货源质量十分不稳定,让想要建立品牌的温锦锋非常头疼。

  2003年,为了解决供货源质量问题,温锦锋决定建立公司,并打造水稻示范田,希望通过示范田的种植效果,引导农民一步一步种出优质水稻,最后达到统一种植标准的目的。

  “除了自己的示范田,我们还为合作的农户统一提供种子与技术支持,且承诺以比市场价格高的收购价全部收购。”温锦锋说,“农户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赚多点钱。但他看不到你赚钱,他就不会跟着你种。”为了达到引导的效果,温锦锋一开始的示范田面积就有100多亩,撮合合作的农户有100多户。

  示范带动的效果非常好,发展至今,九优的示范田已经扩大到1500亩。“即使没有合作的农户,也慢慢跟着学我们的方法种植。而合作的农户大部分都只供应我一家,都快成专供了。”温锦锋笑着说。

  不仅如此,九优还搭建起农民与专家之间的沟通桥梁,每月邀请专家到基地考察,与专家商讨管理对策。每年组织两次技术培训,聘请专家给农民讲种植技术。

  为打响品牌知名度,温锦锋对品质的要求非常高,“重金属含量不仅仅是达标,还要远低于国家标准。且实行三检制度,入库检、出库检、每个季度送去第三方检,并加入溯源系统。”

  “跟我们打交道的都是农民,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子女九门课程都能拿优异成绩,所以我们依据农民的这一愿望起名为‘九优’,希望吃我们米的孩子们九门课程都能拿优。”说起公司名字的由来,温锦锋如此解释。

  设备升级问题解

  就业增收效果显

  供货源越来越有保障,品牌也越来越响,公司发展走上快车道,“农户+基地+公司”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在实践逐渐稳定下来。2019年,九优成功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获得财政资金的扶持。温锦锋购置了多台先进的大米生产设备,逐步构建了一条产能可达360吨的全自动稻谷加工生产线,一条日烘干稻谷产能达210吨的全自动稻谷烘干生产线,还建立了新冷库,公司年处理稻谷量近3万吨,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仓储量和烘干量的大幅增加,让我们在恶劣天气到来前,能及时大量收购农户的稻谷。”九优运营经理周玮说,过去,农户为了降低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往往提前抢收,大量集中采收让稻谷没有足够的仓库放置,加上烘干设备能力不足,最终导致稻谷坏在仓库里,造成极大的损失。“九优仓储和烘干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农户种植的风险。”

  截至目前,除自有的1500亩丝苗米基地外,九优还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民一起种丝苗米,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推动农户年增收2000多元。“公司还会聘请当地有困难的农户工作,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累计有近百人。”周玮介绍。“只有每个农户都种出优质丝苗米,九优才能持续发展,打响博罗丝苗米品牌。”温锦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