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韶关:“田保姆”年营业额980万元

时间:2021-06-02 09:37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体 分享到:

胜意合作社的飞手操控植保无人机作业。 伍思懿 摄

  5月初夏,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东约村,200亩标准示范田绿意盎然,3名飞手熟练地操控着植保无人机,按照预设路线进行农药喷洒作业。“有了合作社的机械化播种、耕地,现在种地轻松多了!”村民何权林说。

  何权林所说的合作社是指韶关市曲江区胜意农机专业合作社(下称“胜意合作社”)。2012年,经营农机生意20余年的吕萍及丈夫,联合当地20多个种植大户组建了胜意合作社。成立至今,胜意合作社自有农机具208台,服务农田规模达17.8万亩,2020年营业额达980万元,其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收入占比90%。2020年12月,合作社以“规范发展实力强,金字招牌成效大”,入围第二批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名单。

  整合农机资源

  补足生产短板

  “合作社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补本地农机发展的短板。”吕萍介绍,以前每到打农药时,不少农户因人手不够而无法及时打药,导致稻谷产量低;而到了收割时,稻谷由于天气原因无法及时晒干,容易霉变、出芽,给农户造成损失。

  2012年起,在统筹各成员农机资源的基础上,合作社组建了统防统治和植保队、机插秧队和机收队,重点发展植保无人机飞防和稻谷机械化烘干。

  目前,合作社的统防统治和植保队有无人植保机38台,年服务能力超5万亩;机插秧队有高速插秧机和手扶式插秧机共24台;机收队有联合收获机7台,年服务能力超3万亩;合作社建有1000平方米稻谷烘干中心,每日可烘干50吨稻谷。

  竞争得省级项目

  培养农机技术员

  2020年,广东省开始实施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确定由韶关市曲江区等10个县(市、区)各承担5万亩的生产托管任务。胜意合作社与其他两家合作社竞争上岗,成为韶关市曲江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主体。

  合作社优先从了解村里情况的村干部、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规模种养户等择优聘请托管员,担当起农事服务的需求组织者、实施协调者和信息反馈者,将农户的分散需求组织起来,整合碎片土地,与农户规范签订服务合同,有序开展农业托管服务。

  同时,合作社创建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学校和无人机操作培训学校,积极培养年轻的农机专业人员,组织机手统一作业、统一收费、统一检修机械,多劳多得。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自2017年开班至今,共培训机手3100人次。2018年,合作社又创办了韶关曲江慧飞分校,开展无人机飞手培训,至今共培训飞手380人次。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入社成员不断增加,现有成员100人,其中飞手80人、农机维修技师10人、培训教员6人。

  全产业链托管服务

  小农户生产更省心

  自成立以来,合作社聚焦水稻、蔬菜等主要农作物,不断探索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农业生产托管机制,形成了“9S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即“农田旋耕→农资采购→大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化测深施肥→采购智慧现代农机→植保无人机飞防→收割机收获稻谷→稻谷高质量烘干”的纵向一体化服务。

  目前,合作社共为约1.1万户农户提供单一环节托管、多环节复合式托管、全程生产托管模式等近10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套餐组合。

  曲江区樟市镇五星村农户沈能保,夫妻俩在家种植35亩水稻、16.3亩蔬菜。随着年龄增长,两人干起农活来力不从心。沈能保和胜意合作社的托管员签订了飞防和收割环节的托管协议,只需提前几天向托管员预约,合作社即安排技术员到现场作业。“托管给胜意合作社后,现在每亩水稻可增产200斤,增收250元。”沈能保说。

  吕萍介绍,合作社采取了4项措施保障作业质量:一是现场作业前与农户商定好作业范围、内容、时间及作业要求;二是一人一车,确保农机驾驶员的责任可以清楚界定;三是划分责任片区,同一区域内的耕种作业由固定的飞手完成,根据出苗率判定作业质量,与飞手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四是作业完成后现场与农户进行作业内容及服务满意度确认。

  2018年起,合作社推行“村级合作订单作业”的模式,与周边的村庄签订全年代耕、代种、代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协议,年末以现金或粮食方式进行利润返还。目前,村级合作订单作业的耕作面积达3000亩。

  “这种做法,一方面打破了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现状,整合了土地资源,使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得以推行,提高作业效率,促进农户增收;另一方面,既不耽误农业生产,也将全村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实现了双赢。”吕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