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内信息联播

陆丰:12221县域培训第一场

时间:2022-01-21 10:58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体 分享到:

  1月18日,广东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人才培训班(简称“12221”人才培训班)第八期走进陆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陆丰市各镇街负责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和农业双创人员代表、“粤字号”品牌企业和区域公用品牌实施主体代表等百余人参加培训。

  据悉,自2021年10月开班以来,“12221”人才培训班已覆盖粤东西北及珠三角地区,在全省掀起“12221”市场体系建设培训热潮。

  推进品牌强农

  探索市场对接长效机制

  “今天的培训会既是打通陆丰农产品市场营销难点、痛点的业务培训会,也是广东农产品链接智慧物流、数字农业等板块的经验分享会,更是陆丰推进品牌强农的动员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惠兰在会上表示,广东用实践证明,农业生产与市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市场端发力,以市场引导生产。陆丰既是革命老区,也是滨海新区,2022年首期“12221”人才培训班落地陆丰,希望能汇聚、培养一批懂市场的“三农”人才,在打响陆丰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产销衔接、优化供给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新旧融合,碰撞出新火花。

  “作为农业大市,陆丰市农业人口达137.5万,农产品销售涉及全市千家万户的生活。”陆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亮表示,在省农业农村厅的牵头组织下,陆丰推出油柑、高美笋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立荔枝销售大数据,打造甘薯、黄牛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切实推动线上线下、省内省外产销对接。

  陆丰市人民政府市长高火君表示:“希望以培训为契机,各镇都能因地制宜,借鉴广东六大水果成功经验与做法,获得打造农产品企业品牌跟区域品牌的灵感,进一步探索陆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长效机制,以点带面、串珠成链。”

  激发涟漪效应

  组织高效社会化传播

  “线上线下销售荔枝达200多万斤,帮助4225户农户卖荔枝!”在“12221”的指导下,2021年陆丰承办了广东荔枝精准产销对接系列粤东站活动,邀请全国数十位采购商走进荔枝基地;打造陆丰特色农产品展厅,构建陆丰荔枝大数据库及展示平台;策划“美荔陆丰”等活动,陆丰荔枝营销之战完美收官。

  “对标先进,紧抓社会化传播,陆丰可以把优质农产品和品牌信息转化为人人关注的社会新闻。”南方农村报社品牌与数字农业事业部副总监李金玺以广东荔枝、德庆贡柑等产品举例,讲解广东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宣传与推介实践思路。李金玺认为,通过社会化传播,广东六大水果产品及品牌自带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不论是广东荔枝登上国内、国外户外大屏,冠名高铁专列、进驻销区,还是举办菠萝音乐节、德庆贡柑云认养等活动,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跨界导入资源,组织高效的二次传播。”李金玺说。

  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高级业务指导何新仕认为,“12221”人才培训班旨在培养学员们的市场思维,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前提下,吸收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将产品以新潮、好玩、有趣的模式推向市场。“比如‘520我爱荔’系列策划,我们瞄准了年轻人群体,用花束的形式改造荔枝传统包装形态,用新时代爱情赋予荔枝全新的精神内核,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何新仕说。

  掌握营销法则

  密切关注产业环境变化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是中国外贸第一大省,也是农产品进出口大省。据统计,广东出口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24%。广东一人一亩田大客户部经理陈凯强向学员们介绍了RCEP新机遇下,推动大数据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产业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产区与销区的活动空间早已延伸至国外。信息流通在加速,完善大数据是实现信息对称最有效的方式。”陈凯强认为,通过“12221”人才培训,学员们能了解到更多农业大数据相关知识,希望学员们养成密切关注农业大数据动态变化的习惯,以市场端需求为着力点,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

  源产地直播、农庄直播、工厂直播……手机成了新农具,农产品直播成了新农活。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讲师柯戈以精彩有趣的短视频为案例,向学员们分享了“农业经理人”新媒体营销实战经验。

  微博广东区域经理林湘介绍了基于微博平台的品牌打造与电商引流法则。“在适合的场景下,针对特定的社群,通过有传播力的内容或话题,利用社群的网络结构进行产品与人连接,这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互联网4C营销法则。”林湘说。

  “粤字号”是我省农产品品牌的“身份证”,如何摆脱“有商标、有包装、有广告语就等于有品牌”的惯性思维?广东省南方名牌农产品推进中心副主任郑有为就“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申报与管理展开细致讲解。他表示,企业要做好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四方面工作,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最终实现提高产业效益、提升品牌溢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