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博罗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90%
日前,记者在博罗县泰美镇良田村看到,大部分村民都用自来水洗菜、做饭、煲开水,一改以往使用自挖井水的状态。据悉,该县是我省3个全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示范县之一,计划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4宗,解决18.4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围绕博罗“打基础,强产业,保民生”的工作部署,该县水利部门加快工程进度,完成了全部工程的90%。
良田村民喝上放心水
“阿兰,菜洗好了没?”泰美镇良田村村民钟稳良在厨房喊着在外面洗菜的媳妇。循声望去,只见水龙头哗哗地流出自来水,阿兰正在院子里洗着青菜,家公钟稳良在厨房准备炒菜。得知记者来意,钟稳良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招呼记者:“我们今年5月用上了自来水。”钟老伯告诉记者,使用自挖井水时,家里总担心水质问题。为此,钟老伯先后挖了3口井,如今只留下1口用来洗衣服和喂牲口,其余两口都填埋了。“以前,冬天还会出现间歇性缺水。”钟老伯继续说道,“那时,井比较干枯,弄上一两桶水之后,要等上1个多小时才能再弄一两桶。现在用上自来水,就不担心这个问题了。”
良田村委会副主任钟东明告诉记者,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该村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以前,不少村民担心水质,每挖一口井就要取水去化验。如今,接上镇自来水公司的管网,自来水公司每天都监测水的各项指标,村民真正喝上了放心水。
三径小型水厂有望9月启用
泰美镇新星村窝里村民小组也是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受惠村之一。该村民小组村民曾真雄告诉记者,自来水管网接到村后,近半村民都报装了。曾真雄说,新星村窝里村民小组的井水质量一直不好,有的大肠杆菌超标,有的则重金属含量超标。村民们大多不敢喝井水,有的骑摩托车到10多公里外的象头山取山泉水,有的到镇自来水公司打自来水。如今,自来水管网接进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县水利局工程管理股副股长覃超江告诉记者,除在县镇供水管网基础上进行扩网外,对于地处偏远的山区村庄则采用新建小型饮水工程集中供水方式,泰美镇芹塘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就是利用该模式。由于芹塘村临近三径水库,该县水利部门和泰美镇政府就在三径水库兴建小型饮水工程。目前,水泵房、一体化处理结构、清水池等已兴建完毕。据介绍,该小型饮水工程就是一个小型水厂,水质检测、消毒等一样不少。据悉,该小型饮水工程可满足5000多人的用水需求,预计9月投入使用。
34宗项目有24宗基本完工
据该县水利局副局长胡木榕介绍,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中央水利投资项目,由中央、省、市、县等共同投资,估算投资11194.71万元。据悉,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34宗,供水规模3.65万吨/日,受益人口25.48万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18.48万人,连带受益人口约7万人。据统计,该工程自1月全面开工以来,完成投资约1亿元,占总投资的90%;34宗项目中有24宗基本完工,8宗项目完成工程形象进度90%以上,剩余两宗完成工程形象进度约80%。记者还获悉,剩余工程计划8月底完工。
实施“工程四制”保证工程建设
据了解,该县水利局主要负责实施方案、工程立项等,各镇(办)为具体实施单位。为加大工程建设力度,该县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全面实施集中采购和招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工程监理制、管理责任制等“工程四制”。同时,落实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每宗工程以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为责任人,由水利所、受益村委会派人跟踪、协助工程实施。此外,县纪检、审计、监察部门对工程在施工招标、施工进度控制、质量监督、工程验收上进行全程跟踪。
接下来,该县将抓好管网进户工作,发动群众尽快将自来水安装进户。为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该县将做好工程建后管理。目前,已制定《博罗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