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东坑拟建蔬菜基地结对帮扶助两村脱贫
干部年内上门“探亲”3次
六都镇佛水村、高村镇中围村,坐落在云浮市云安县东南部,在这片30多平方公里的大山深处,居住着5000多名农户,其中有300多户村民家庭一年的人均纯收入还不足1500元。7月31日,当东坑干部踏足这片土地时,无不为之感叹。
“一定要在3年内,帮扶他们脱贫。”黄为国表示,目前东坑镇共有350名干部参与了结对帮扶活动,接下来,他们将一一走进大山深处,像亲戚一样随时关注着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强的帮扶计划,“到2011年,帮扶对象的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500元以上。”
黄为国说,当地贫困户“每家每户困难情况都不一样”,为了能使帮扶措施落到实处,东坑要求参与帮扶的干部年内至少每人还要去两次云浮。
年内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大巴转小巴,然后坐摩托车,后面的路只能步行。”谈及云浮扶贫之行,黄为国说他忘不了那一条条崎岖、狭小的山路。“有一名困难群众住在山沟里面,从他家去村委会,要走上两个多小时的山路。”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东莞的经验,我觉得要帮扶佛水、中围两村脱贫,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帮扶起。”黄为国说,目前东坑已制定了近期的帮扶措施,首先解决当地的饮水工程、文化教育设施,以及群众的出行问题,其中年内横坑、新坪路等自然村的道路将有较大的改善,同时,今年9月佛水小学将以新面貌迎接新同学。
或在云安建阴菜基地
除了近期的帮扶措施,东坑计划通过产业帮扶,增强佛水、中围两村的“造血”功能,最终实现3年脱贫的目标。
“我们计划把东坑农业产业园的分园,建到佛水和中围,带动当地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黄为国说,两村生态环境比较好,而且土壤非常适合种植阴菜,为此,他初步构想在云浮建立一个东坑阴菜的种植基地。
此外,他还计划动员东坑需要转移的企业,到六都镇、高村镇发展,优先解决佛水、中围贫困群众就近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