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要闻

创新基层治理 推动村美民富

时间:2018-12-18 10:51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体: 分享到: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农村治理创新成果不断,政经分离、村民理事会等探索上升为顶层设计

  没有窃窃私语,人人全神贯注地倾听,9月9日,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下围村的小礼堂里坐满了村民:村两委干部正在对旧村改造项目进行介绍。大事小事开个会讨论表决,自2014年以来,下围村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是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均在议事决策范围之内,必须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策,部分重大事项甚至要交由全体村民表决。4年来,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落实,让下围村实现了治理有效,从曾经的“问题村”变为民主法治村。

  除了下围村实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南海区推行的“政经分离”、全省各地成立村民理事会、清远市推动的“三个重心下移”、蕉岭县率先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基层治理方面不断改革试点、总结推广,尤其是过去五年间,新举措和突破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有效。

  实化村民代表会议制

  “问题村”变“示范村”

  2014年,郭庆东当选下围村村委会主任,此时的下围村还是有名的“信访村”,如何治理矛盾纠纷不断的村庄,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郭庆东的选择是,利用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照法定程序落实村民自治。

  首先是规范会议流程。2014年以前,多数村民连开没开会、会议内容都不知道。现在,会议召开两天前,村两委就会在村务公开栏张贴通知,公布会议议题、时间等。此外,村民还可以从微信平台和村内广播得知相关信息。

  村民代表到达议事厅后,必须按照议事厅的功能分区对号入座。会议开始后,由郭庆东向代表们讲解议题内容,与会人员均可申请5分钟的发言和3分钟的补充发言。“大家轮流发言,不像以前开会,乱糟糟的,老是吵架。”村民代表郭德庆介绍。

  为严肃会场纪律,会议还引入了红黄牌警告制度,对村民代表违纪行为进行现场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即为有效。累积两次黄牌警告或一次红牌警告的代表暂停一次表决和议事。

  发言完毕就进入举手表决环节。工作人员现场统票,并请村民代表在表决意见书上签名。根据规定,经过2/3与会村民代表的同意,议题才算通过。会议结束当天,表决结果当天公开。

  在3天的公示期里,村民代表如需更改个人决定,则书面写下个人意见,一并贴至公告栏。若有造成推翻会场表决结果的情况,则将议题留待以后再议。一旦过了公示期,任何人不得更改。议题通过之后由村委会负责执行。

  除了决策,村民代表会议还肩负监督职能。表决通过的议题,村委会均要落实,如果上次的议题还没有落实,开会时代表们就会质问,村两委干部要向代表们解释。执行有力,让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下围村深入人心。

  郭迪辉是2014年当选的下围村第六届村民代表,在他担任村民代表期间,下围村召开了27次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了57个重大议题,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了所有村中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并监督村委会执行。

  在走访中,村民们均表露了对打造“民主村”的自豪,“我们村很民主、很公正,什么事情都要开会表决,而且还要张贴出来告诉大家。”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施,让下围村摘掉了“信访村”帽子,摇身变为“村民自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同时,村集体收入也从2013年的390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1200万元。

  2015年12月,下围村基层治理经验写进广州市“十三五”规划,在全市推广。

  村集体“政经分离”

  三驾马车各归其位

  几乎在同时,佛山市南海区经过四年探索的“政经分离”经验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南海区在1990年代就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将承包户手里的农田集中到经济社、经联社经营,为村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积累。

  但是,传统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政经混合、权责不清,容易导致“集体经济问题绑架基层组织”等问题,逐渐影响南海基层的稳定。2011年起,南海区正式启动以“政经分离”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实行选民资格、组织职能、干部管理、账目资产、议事决策“五分离”,将村(居)委会的自治职能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职能进行分离,集体经济组织单独选举、单列管理,村民自治组织从经济事务中解放出来,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各归其位。

  丹灶镇石联社区是南海区最早实行“政经分离”的试点村之一,村党委书记冯弘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经分离”是将基层组织“三驾马车”分开:党组织统领、引导各项工作,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村(居)委会负责行政事务和提供社会服务;集体经济事务则交由经联社负责,党组织只有审核、监督的权力,不干涉经营性事务。

  “‘政经分离’前,村里一套班子三个牌子,难免会有一些干部谋取私利。而且,书记担任经联社社长,可能会将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上,疏忽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狮山镇城乡统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行政经分离之后,南海区农村涉三资管理类的信访率和上访量直线下降。同时,整个农村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提高。2011年,全区村集体银行存款为70多亿元,2017年超过120亿元。

  村民最关心的钱袋子也涨了起来。2011年,南海区村民的人均分红是3721元,2016年达到5346元。其次,村民办事也方便了,人居环境也改善了。调查显示,南海村民对村两委的认可度,从2011年的70%提高到2014年的90%。

  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村民们自发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村民理事会制度。村民理事会成员由村民选举,成员大多数是村中有威望的能人、乡贤,负责联系村民及处理本村事务。村民理事会的出现填补了村民自治体系的部分空白,也是我省基层治理探索上升为顶层设计的代表之一。

  英德市石牯塘镇萤火村叶屋村民理事会就是缩影。2003年,为了进行土地整合,必须进行土地流转,但流转的难度颇大:好的土地谁都想换,谈不拢不是吵就是闹。村民叶时通想到了一个办法:组织村民,公开选举10个有威望的人,成立村民理事会,由理事会协调土地调整和整合事宜。

  2012年,清远市开始探索以村民小组为自治单元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改革,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和农村公共服务“三个重心下移”是重要内容。2014年11月,清远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展以农村社区、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民自治试点。

  同样是成立村民理事会,遂溪县黄略镇黄略村则选择了“上移”。黄略村是一个拥有2万多人的自然村,分成6条行政村,村与村之间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在一些涉及整村的公共事务上,缺乏协调各村的组织,这成了治理难点。2005年,黄略村从6个行政村中选出50多位理事会成员,成立第一届村务理事会。理事会负责处理涉及各村的公共事务,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成为我省大村治理的样本之一。

  两年前,刚从遂溪县水务局局长位置退休的王光绍当选黄略村第二届村务理事会会长。在他看来,理事会是联接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村民的纽带。

  2016年底,黄略村村务理事会筹办了一场“建村千年庆典”,极大地团结和凝聚了村民。这放在过往,几乎是不可能办成的事情。今年8月22日,遂溪县首个注册登记的自然村村民理事会——黄略村公共事务联合会揭牌成立,为全省农村11万多个群众组织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样本。

  成立理事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层治理探索,持续释放红利。在英德市九龙镇活石水村,村民理事会激发了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村里的事先开会讨论,理事会负责落实,理事会的成立增强了村民对村中事务的参与度。

  恰逢清远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在理事会的推动下,活石水村迅速开展“三清三拆”行动,村民们积极筹资、筹劳参与新农村建设。如今的活石水村,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示范村,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罗水波向记者介绍,如果没有成立理事会,没有凝聚村民,“现在你看到的那个公园,也许还是一片猪圈、茅草房。”

  如今,罗水波与村民们一道,天天琢磨如何发展村里的经济,而通过成立理事会等基层治理探索释放的红利,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在理事会的推动下,村里迅速开展了土地整合,推进各种项目的落地。2016年国庆期间,“活水农庄”试业营运,获得超过4万元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