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进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取得阶段性成果 打上“亮丽底色” 实现“颜值担当”
“广东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真心实意地推、真刀真枪地干、真金白银地投入。”农业农村部调研组对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如此评价。
诚如该评价,我省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为我省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使我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力促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颜值担当”。
“颜值担当”也成就了我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系列荣誉:今年1月份,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国电视电话视频会议作了经验介绍;肇庆四会市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个激励表彰县之一;珠海市斗门区从全国各省上报的109个“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典型中,经遴选目前已进入接受全面核查冲击10大示范典型县(区)荣誉称号……
我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村庄整体村容村貌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 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生我养我的山根村好棒啊,变化太大了!”清远阳山县下坪村山根自然村外嫁女梁朝雯回村办事时,看到记忆里牛粪遍地的村道变得干净整洁、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健身小广场、破败不堪的泥砖房拆除后改成菜园子,她难抑喜悦之情,特意拍摄了小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传播,为山根村点赞。
山根村只是一个缩影。目前,一大批有特色、上档次的美丽乡村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广东大地涌现,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上亮丽的底色。
这样的底色,依靠的是每项工作成效来“擦亮”。去年2月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印发以来,我省部署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注重精准对标《方案》明确的“厕所革命”等6大目标任务,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取得突出成效。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新举措。省农业农村厅年初组织全面调查,重新摸清底数,督导20个地级以上市制定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按照国家要求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改建工作的同时,提前完成农村公厕建设目标任务。同时,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今年一季度全省共完成288座新改扩建旅游厕所。我省“旅游厕所革命”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充分肯定。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新成效。全省基本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建成23万个垃圾收集点,2000余座镇级转运站,建立起约20万人的村庄保洁员队伍。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新进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有44840个自然村实行了雨污分流,占比为29.11%。有41753个自然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占比为27.11%。全面推行PPP模式整县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适用雨污水收集模式,解决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过程中“重处理轻收集、简单套用城市模式、雨污分流一刀切”等问题,规范理顺村庄排水处理建设模式。
——村容村貌提升取得新突破。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启动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的自然村数为137167个,占比为89.06%,比2017年底的覆盖率(62.31%)提升了26.75个百分点。
——村庄规划编制取得新进步。我省把乡村振兴规划和县域乡村建设作为硬任务,按照“城乡融合、全域规划”原则,将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类型村庄与城市市区的城中村一体规划建设、一体整治管理,把培育岭南特色小镇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同部署、齐推进。
——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新机制。省政府建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总召集人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联席会议制度,把25项重点工作定目标、定时限分解到省直各部门及地市政府,建立了资源化利用工作地方政府考核制度,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我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调动村民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 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推动各地总体“热起来”
肇庆四会市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个激励表彰县之一,这背后,四会有自己的“妙招”:先营造氛围,把舆论热起来;再鼓励动员,把愿景树起来;最后全力推动,把力量汇起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四会市创建省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智明说,把政府主动、群众被动的“推力”,变成了既有政府助力又有群众主动的“拉力”,让村民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不仅仅是四会,从2018年开始,我省每年都组织专题调研、专项部署、强力推动、狠抓落实,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各级合力、营造社会氛围,推动全省各地从“动起来”“干起来”到总体“热起来”。
——建立强有力领导体制。成立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强力推动工作落实。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市县镇各级均普遍成立专责工作机构,集中攻坚、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实行超常规政策措施。在原有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的基础上,全省部署以2277个省定贫困村为突破口,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后队”变“前队”;2018年在全省相对落后地区先行一步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先整治、后提升,滚动建设一批又一批生态宜居美丽村庄,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
——推进务实有效部署落实。一是定期部署推动。二是全面组织培训。三是实行挂图作战,制作“广东省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战示意图”,实行工作任务项目化、工作推进精准化、督查督办常态化,每个项目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实行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发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构建党建引领、社会参与、资本下乡、农民主体的工作格局,形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的领导作用。二是引导社会参与,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报道,评选“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等活动,启动“万企帮万村”行动、“新乡贤”回归工程,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三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修订完善新时代村规民约为抓手,广泛引导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发挥联络发动作用,通过开展“最美庭院”创建评选活动等,调动农民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
大力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对于下一步工作部署,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表示,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广东将认真总结发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示范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外,今年要大力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在全省选取1个市、20个县、120个镇、1260个村开展示范创建,优先在沿交通线、沿省际边界、沿旅游景区、沿城市郊区打造一批精品村示范带。省级财政10年时间将投入1600亿元用于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短板。
到2020年年底,全省将大力推进“连线成片建设岭南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工程建设,通过这些示范村、示范带的示范效应,带动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我省明年底前全面完成环境综合整治
我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包括哪些主要建设内容?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工作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重点任务“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分类推进情况怎么样?针对这些话题,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一一作出解答。
美丽乡村十大建设内容
问:我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陈央:我省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工程,主要包括10大项内容:一是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发动群众整治环境脏乱差,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二是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2020年年底前,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三是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统筹规划、连片建设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年底前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至40%以上。四是推进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2020年年底前,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乡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五是推进农村厕所改造。2020年年底前,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设1个标准化公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六是推进村庄集中供水。推进县镇村集中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镇供水系统统一供水。七是整治改造农民住房。实施简便的乡村住房报建制度,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规范农民建房程序,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旧房整治。八是提升村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行政村“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村内公共服务中心(站)。九是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实行清旧补绿、拆旧建绿,推进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绿化美化。十是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村规民约相融合的乡风民风。
激发农民建设家园的内生动力
问: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工作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陈央:为引导农民积极投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我省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让村党支部成为一个真心实意为村民服务、有能力带领村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振兴乡村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新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公益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在规划、建设乡村过程中充分听取、采纳村民的意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推行项目公开、合同公开、投资额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三是实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申报制度。凡政策补助的项目,由村党组织通过班子联席会议和党群联席会议讨论,村党支部委员会审定,以村党组织的名义向村镇(街道)、县(市、区)申报,做到先申报后补助、不申报不补助。四是鼓励村级组织和农民带头人承接小型涉农工程,出台管理办法,明确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小型农村建设项目标准和程序,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美丽家园内生动力,同时也增加村民收入。
完成户厕和公厕建设比例居全国前列
问:我省“农村厕所革命”如何推进?
陈央:按照中央部署,我省推动“农村厕所革命”主要做法是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同步建造无害化户厕,改造不达标准的农村户厕,按需要配套建设标准化公厕,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将农村厕所终端污水接入农村污水管网等。一是摸清底数。根据摸底排查,我省农村已建设、改造无害化户厕约1311.7万户,占比为96.1%;已建设改、造标准化公厕约43288座,完成户厕和公厕建设比例居全国前列。二是出台工作方案。出台《广东省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2019年底前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2020年底前全省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基本普及,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公厕文明环境巩固提升,农民群众基本养成良好的如厕和卫生习惯。各地根据省的统一部署,也分别制定了“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三是制定完善标准。出台《广东省农村公厕建设指引》、制定出台《农村户厕、农村标准化公厕技术标准》,规范我省农村改厕建设和改造工作,各地也纷纷出台农村公用厕所建设指引,为提高农村公厕建设水平,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分宣传发动群众。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让老百姓都明白,“厕所革命”是利己、利民、利国的好事。
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分类
问:请问我省如何推进农村垃圾分类?
陈央: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起步晚,为了尽快补上这个短板,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深调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到农村垃圾分类的难点、痛点,充分听取农民群众对农村垃圾分类的意见建议。二是制定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在落实中央部署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三是广泛宣传教育群众。将刚性的制度约束与宣传教育结合起来,营造全社会崇尚“分类光荣”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行为习惯和文明风尚。
链接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四大重要举措
1、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
2、实行超常规的政策措施
3、推进务实有效的部署落实
4、发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十大建设内容
1、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
2、推进生活垃圾处理
3、推进生活污水处理
4、推进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
5、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6、推进村庄集中供水
7、整治改造农民住房
8、提升村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9、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
10、提升乡风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