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要闻

江门发动超2000台联合收割机奋战在抢收一线

时间:2022-07-12 09:47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分享到:

夏粮抢收“保卫战”中,现代化农机成为主角。董天健 摄

  7月7日至8日,一场以“助力救灾复产 防灾减灾”为主题的机收减损工作培训班在开平开课,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实训”的方式,及时为一线农机人员提供早稻抢收、晚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专业指导。此时的五邑大地上,大小收割机正在田间“隆隆”不绝,与时间赛跑,尽全力抢收保产,力争把台风“暹芭”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这场夏粮抢收“保卫战”中,现代化农机无疑成为了其中的“英雄主角”。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台风过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发挥各地农机协会的作用,发动全市超2000台联合收割机奋战在抢收一线,成熟一片抢收一片,极力降低损耗,争取颗粒归仓。同时,江门市农业部门还实行领导带头坐班值班,每天对受灾情况、收割情况及设备需求情况进行调度,尽最大努力抢回产量。

  得益于高达98%的机收率,台风来临前一周,江门抢收水稻40多万亩;截至7月10日,全市已完成早稻收割面积76.6万亩,占早稻播种面积61%,预计本月中下旬可完成收割。

  上述负责人表示,因台风过后造成的农田受灾面积占比较小,且全年总播种面积较之往年增加8000多亩,预计年产量保持在47万吨左右,与去年持平。“双抢”时节,各级农业部门在做好夏粮抢收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晚造粮食生产,充分调动农机,加快晚稻插秧进度,努力实现“早造损失晚造补”,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农机“发威”助抢收

  “台风过后,大片稻田倒伏,成熟的稻谷泡在水里,都出芽了,再不抢收就来不及了。好几个晚上,我们加班到凌晨两三点。”近段时间以来,谭秋媚与农机手们日夜赶在台山夏粮抢收一线。得益于机械化收割、烘干一条线,谭秋媚们方能与时间赛跑,与气象灾害抢粮食。

  同一时间,在都斛镇的一家粮食烘干厂内,10台烘干机正开足马力,对农户抢收回来的稻谷进行烘干。烘干厂负责人陈建勋介绍,近段时间收割的稻谷含水量高,如果晾晒、烘干不及时,2—3天就发霉发芽了。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厂内工人“轮班倒”,协助农户抓紧时间烘干稻谷。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种植的推广,江门全市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谭秋媚所在的谭江米业自2019年起,便在流转土地的基础上,将相邻的田地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探索推进全程机械化耕种。

  “实行规模化种植,不但能进一步推广使用大型收割、耕地、杀虫等机械设备,还能促进统一规划建设水利设施、合理安排调度种植品种和时间、加强田间管理等,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抢收抢种。”谭秋媚补充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江门近年来持续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一方面提升农机装备对水稻生产的强有力支撑,大力补足机种短板,探索和使用无人机直播、水稻精量穴直播等机种技术,丰富全市水稻机种技术模式。同时,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力度,引导农机升级换代,向先进高效的智能农机转换。”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另一方面,致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重点围绕粮食安全生产,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

  今年来,江门新增4家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同时,为使水稻种植户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渠道更加通畅,江门市农业部门共梳理出88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社会服务组织,作业环节包括机耕、机种、飞防、机收和烘干等服务,并将名单下发到县、到镇、到村,供有需要的水稻种植户自行选择或就近选择适合的服务组织为自己服务。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忙着配合农户做好抢收工作,多方调用排水设备,及时将稻田里积聚的雨水排出,对没能收割的稻田做好病虫害管理。同时,发动公司约300台收割机,做好跨区域协调作业准备,加紧收割成熟稻谷。”台山优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昭沛说。

  晚造扩种“抢”育秧

  早稻受灾增加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不确定性,但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夏种、夏管的努力还在继续。

  尽管早造尚未收割完毕,谭秋媚已经开始为晚造耕种做好育秧准备,希望能以晚造“优种抢种”挽回早造损失。“今年晚造,我们计划推广育秧流水线,即利用机械设备在室内环境下培育好秧苗,到时候农户可以直接前来购买秧苗。”谭秋媚说,“有了育秧流水线,可以减少气候灾害对前期育秧的影响,培育出生长力更强的禾苗。”

  位于台山斗山镇的江门市聚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也在大力推广育秧机械化。公司负责人麦秋娜告诉记者,利用育秧流水线,1个小时可以制作800个育秧秧盘、1小时可为40—50亩水稻田提供秧苗,“目前,育秧机械化仍是一个‘补短板’环节。育秧流水线的推广,可以集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功能于一体,一次性完成水稻塑盘、育秧、播种各道工序。”

  “机械育秧可以大幅缩短育秧时间,尤其是降低劳动成本,传统田间育秧需要请很多工人育秧,但这个流水线能一次性解决人工问题,同时将育秧周期缩短15天。”麦秋娜表示。

  晚造抢种固然重要,撂荒地复耕复种也是保障全年粮食稳产稳增的重要一环。当前,江门正通过撂荒耕地复耕种植水稻、垦造水田种植水稻等方式挖掘潜力,千方百计扩大晚造粮食生产面积。

  在全程聘请农业托管企业进行田间管理的基础上,恩平大田镇东南村委会牛栏屋村内,一台台播秧机驶入田中,约300亩的撂荒地正待秧苗下田。目前,大田镇正在打造撂荒地整治、复耕示范点,“拉网式”摸排、理清全镇撂荒地的底数,了解农户复耕意愿,“一地一策”抓好整治与复耕复种,累计整治撂荒地800多亩。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做好撂荒地复耕整治方面,各级农业部门坚持“藏粮于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防止耕地“非粮化”。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江门市农业部门摸排梳理了全市15亩以上撂荒地,实行“一图斑一台账一对策”,印发《江门市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方案》,建立撂荒地奖惩机制,对连续撂荒2年以上的由村集体依法统筹经营,“唤醒”连片15亩以上可复耕的撂荒耕地。

  目前,江门连片15亩以上撂荒地已复耕复种面积达到6.4万亩,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智慧农业”托管促增产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日渐提高的背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农业托管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台山市水稻种植逐步从机械农业走向“智慧农业”。

  在中国农业公园,农作物病虫测报“智慧农业”平台全天候在线,实时监测病虫害。而距离其30公里的台山供销优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农技人员获取平台信息反馈,为农户提供及时、科学的用药指导。

  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台山市农业部门从2011年晚造开始推行的服务项目。10年过去了,台山全市累计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面积达120万亩。2021年,该市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75.4%,通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全程农业托管,年累计减少包装废弃物59.4吨、农药280.5吨;平均每造实现粮食增产1.8万吨,助农增收5800多万元。

  台山的“智慧农业”统防统治背后,是江门大力提升专业化生产托管。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持续推进农业托管方面,江门创新的“两预两委托”农村承包地流转经验在全国推广。另外,全市建立了73个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率达61.55%;重点培育10家规模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星级组织,带动859家专业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壮大。

  上述负责人表示,以农业生产托管为抓手,江门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水稻生产主导产业探索构建了“县级服务运营中心+镇级农业生产服务中心+村级托管员”三级协办体系,创新“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经营主体/村集体+服务组织”统一托管、“1+1+1+1”全程托管、“订单农业+金融保险+生产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目前,江门已经启动了省级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试点,谋划打造县镇村联动的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示范基地,服务土地10666.7公顷以上。

  数据显示,今年早造,江门全市累计开展生产托管面积为47.6万亩次,服务带动农户4.08万户,其中也涌现不少代表性的企业,如广东德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面积近2万亩,实现农民亩增300元的收益,有效推动规模性撂荒地复耕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