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要闻

惠州“百千万工程”盘点:因地制宜百花齐放 以“典”带面强镇兴村

时间:2024-01-10 16:32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分享到: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从脏乱的生活环境,到成为宜居宜游的“桃花源”……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惠州的乡村大地,在悄然间发生着巨大变化。

  去年11月,惠州1县5镇55村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2023年,惠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由县主抓、主抓到县”,突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打造省级典型县镇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以“典”带面,奋勇争先。如今,走进惠州的每一个村,几乎都能看见一个根据当地自身发展条件设计、正在建设中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村集体项目的火热发展场景,已成为惠州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写照。

  抓环境整治

  美丽乡村有“里”又有“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村不扫何以谈发展。过去一年,惠州不断加码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乡村风貌管控,在保证生活宜居的同时,推动实现农村整体发展。

  修旧如旧的村宅窗明几净,悠长的乡村小路干净整洁,在不经意的转弯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让人眼前一亮……漫步罗浮山下的博罗长宁松树岗村,一个精美宁静的乡村给到来的游客带来阵阵惊喜。

  “颜值”和“气质”双提升,是松树岗村美丽蝶变的生动注脚。松树岗村坚持“净化、绿化、美化、靓化、优化”五步走,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对村内主干道进行硬底化、改造提升全村域户厕、铺设污水管网、建立“四小园”、文化休闲广场等。

  “2023年内我们共种植了942棵树木,实现复绿面积12亩,村容村貌美了,发展才更有底气。”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党支部书记朱见聪说,将着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的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升。

  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惠州各镇村遵循乡村传统文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仅推动了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有序,也让乡村特色更加凸显。

c379c4b208222bf6f6d7d5294bba19f2.jpeg

  龙门县永汉镇就是一个依托自身特色、优化镇村环境的典型。

  造型时尚新颖的外立面、巧妙诙谐的店铺名称,还有隐藏在店面屋顶上的白色“豹猫”,让人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这是永汉镇对主街增龙路进行的整街改造。临近年底,不少店铺的外立面还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工程吊车紧张施工。

  永汉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厚重的红色基因,是龙门县的旅游大镇。为进一步吸引游客消费,永汉引入了“寻猫之旅”文旅主题IP,把传统乡村街道打造成为吸引游客的聚集地。

  “让游客多停留3小时,就能拉动更大的经济效益。”龙门县永汉镇党委书记肖开斌说,“寻猫之旅”主题IP灵感来自南昆山现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通过捕捉其动作形态,将猫文化融入街景,把增龙路打造成为一个集商业、休闲、文化气韵、环境特色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今年我们还升级改造了永汉桥,打造了一处生态绿美小公园,增建停车位等,让永汉更加宜居、宜游。”肖开斌说,现在正是永汉温泉的旅游高峰期,希望通过对圩镇的一系列环境整治,推动永汉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产业引进

  盘活闲置资源强化造血能力

  从坐拥优越的自然环境却无人问津,到大批特色民宿、旅游观光企业竞相进驻,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3万多元增至70多万元,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并增加了1200多万元的劳务收入。

  这是博罗柏塘小洞村大力实施农村“三变”改革,走出的一条联农带农、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

  “我们通过走访摸排,统一流转了1200多亩闲置土地到村集体,以集体入股的方式成立了5家合作社,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柏塘镇镇长曾伟宏介绍,为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小洞村还以五大合作社为载体,主动完善水电路、移动信号、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产业配套设施,让落户企业实现“拎包入住”。

  良好的营商环境、优质的精准服务吸引了一批符合产业规划定位、联农带农作用强的优秀企业入驻小洞村。如今,小洞村已吸引企业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不仅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还让村民坐享“租金+股金+薪金”分红。

0ac19ca3044bcaf151f48cf2a24da9ca.jpeg

  以“经营村庄”为理念,全面梳理乡村家底,盘活闲置资源强化造血能力,这在惠州并非个例。

  在巽寮渔业村,村里江一处将因海岸带退线而形成的原生态沙丘地——双鱼岛重新盘活,采取企业村企合作方式,打造了一处拥有高档餐厅、户外帐篷营地、咖啡馆等符合旅游潮流的滨海文旅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约180万元的租金收入,带动约100户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在龙江镇石前村,占地超过3000亩的鹿鹰园旅游项目已启动试营业,这处以“亲子、科普、游乐”为定位的游乐园,拥有湖泊、花海、草场等自然景观,还有高空滑道、无动力乐园等游乐设施,未来预计每年可吸引游客40万人次以上,带动周边1500人就业。

66dd5095f29e3a28e5259fcc7c1bcc87.jpeg

  过去一年来,惠州还在着力加快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重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在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自动化稻米加工流水线上,一袋袋丝苗米被精美包装,即将发往大湾区各大商超。

  这处总投资约2.04亿元的产业园,已吸引5家加工企业进驻,稻谷加工、烘干、存储能力得到质的提升;累计培育14个“粤字号”农业品牌、30位省级农村乡土专家,以及飞防公司、育秧工厂等一批社会化服务机构,有效提高了当地及周边科学种植水平及经济效益。

5a360e48841574a7ffd78203d3f78b7a.jpeg

  千方百计引大项目、引强技术、引头部企业。去年,惠州再次成功举办乡村振兴招商对接会,推动现场签约项目29宗,投资金额84.12亿元,助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惠州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328.58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居全省第一,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势头。

  抓群策群治

  调动更广泛资源力量

  村事民事自家事,大事小事一起干。无论是乡村宜居宜业宜游,还是产业振兴农民致富,推动乡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百千万工程”的最终落脚点。

  近年来,惠州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千方百计调动村民群众积极性,把“村里事”变为“自己事”,把“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努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在龙门县龙江镇,当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积极探索“代表+人居环境整治”新途径,多措并举促人居环境“换新颜”,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我们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成立环境整治办,以常抓不懈的制度保障,监督到位,推动乡村环境干群共治共享。”龙江镇人大主席付颖卓说,以前的龙江主要依托水泥加工业,村庄尘土飞扬、脏乱差,如今的龙江乡村整洁干净,众多产业项目都抛来了绣球。

  在龙城街道城西村,村里将外出务工的建筑工匠重新整合,组建全省范围内首个村级农民工匠协会,推动建筑工匠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推动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还降低农民风貌管控提升改造的成本。

  “目前,我们共有216名工匠,几乎涵盖设计师、水泥工、扇灰工、油漆工、水电工、木工、管护员等一栋建筑所需的各样工种。”工匠协会秘书长陈海强介绍,现在每名工匠单天工价由原来的约200元提高到约400元,人均年收入约8万元,提高了30%收益,实现以“技”增收致富;相比建筑市场,乡村建筑工匠更具价格、设计等优势,承建能节约10%左右的成本,可有效助力乡村建设发展。

  为更大范围推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积极性,惠州还系统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进一步激活村庄自治内生动力。如今,惠州全市积分制运用率达48.42%,清单制运用率达99.52%,成功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5dd6d1e6cd8864ca361e7d952d51cb5d.jpeg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社会组织和资本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日前全市典型镇村培育工作推进会上,水务集团、交投集团、城投集团等市属6大国有企业分别与结对帮扶典型镇签约,未来将充分发挥资金、人才、材料、技术等优势,参与美丽圩镇建设、农房建设和风貌提升等项目投资建设,并向7个典型镇(重点镇)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百千万工程”。

数读

惠州“百千万工程”成绩单

  推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

  遴选7个乡镇开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建设,每个示范镇投入市级资金1500万元。

  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成3个县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全市2023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5.5亿元,同比增长15%。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328.58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居全省第一。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5.78万吨,完成11670个户厕化粪池改造提升,完成碧道建设22.8公里,全市行政村“三线”得到有效整治。

  深入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完成古树名木挂牌13526株,濒危衰弱古树抢救性复壮75株。

  加快推动5G基站建设和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农村地区新增5G基站146个。

  全市1044间村卫生站实现“一站式”医保结算全覆盖。

  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全市1043个行政村100%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完善。

  全市乡村积分制运用率达48.42%,清单制运用率达99.52%。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成交940宗,成交金额达21.3亿元。

  持续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建设,累计成交项目1796个,成交金额47.49亿元。

  实施一村一策“消薄攻坚”计划——

  全市104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

  大力动员社会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工商联系统参与行动商协会达69家、参与企业达502家,组团结对挂钩帮扶49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