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中心 > 最新专题 > 粤桂粤黔东西部协作专栏

凌云打造跨省“菜篮子” 奏响乡村振兴曲

时间:2025-03-27 19:47 来源:新华社
字体 分享到:

  阳春三月,走进凌云县加尤镇央里村粤桂协作生态蔬菜产业示范基地,连片智能温室大棚里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正在精准作业,冷链物流中心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包装。

  “趁着这几日天气好,我们抓紧时间翻地、移栽。”基地负责人吴先才边查看土地翻耕情况边介绍。基地里,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浓郁的气息,10余名工人忙着移栽蔬菜苗。待到盛夏,这些蔬菜将搭乘冷链车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摆上当地居民餐桌。

  近年来,凌云县以粤桂帮扶为契机,紧扣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需求,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设生态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央里村依托自然条件优势,充分利用粤桂协作资金,打造700多亩蔬菜基地,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打造一条“保鲜高速通道”,形成种植、肥料、包装、储藏、冷链物流等一体化蔬菜全产业链,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

  “我们严格按照‘圳品’标准规范种植,坚持施用有机肥、山泉水浇灌,采摘后通过标准化农残快速检测室安全检测,严格落实24小时全过程质量动态监控,做到蔬菜100%来源可溯、100%质量可控,全面保障蔬菜安全和健康。”吴先才说。

  凌云县充分发挥绿色、有机、富硒等核心优势,落实“企业主动、政府推动、专家指导、部门联动、社会互动”品牌创建机制,推动凌云蔬菜产业园获认证为“深圳市菜篮子基地”,全面提升“凌云蔬菜”公共品牌影响力。

  “我们这个蔬菜基地可以说是一个跨省‘菜篮子’。”央里村党支部书记倪景晟说。凌云县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建立线上产销合作,通过“产业园—物流冷链—批发市场—商超”模式,打通产品供应链,推动凌云蔬菜80%以上直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2024年,该蔬菜基地产量1500吨,总产值突破500万元,央里村集体经济创收35万元。

  “以前种菜看天吃饭,现在大棚里四季如春。去年我家4亩地流转给基地,年底租金加务工有1.5万元收入。”央里村村民陈朝闹说。基地通过“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土地流转“收租金”、农户务工“挣薪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享红金”,以多种形式带动群众增加收入。2024年基地带动周边群众1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