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中心 > 最新专题 > 农业技术推广专栏 > 农业技术

幼龄龙眼果园套种甘薯技术方案

时间:2024-12-13 13:11 来源: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字体 分享到:

  一、品种选择

  建议选用耐阴、高光效型的优质鲜食型品种:广薯87和普薯32。

  广薯87:品种株型半直立,中短蔓,分枝数中等,顶叶绿色,叶形深复,叶脉浅紫色,茎为绿色。萌芽性好,苗期生势旺。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多,一般5-9条,大中薯比率76%,薯形下膨,薯皮红色,薯肉橙黄色,薯身光滑、美观,薯块均匀,耐贮性好。干物率28.5%,食味82.0分,淀粉率19.75%。蒸熟食味粉香、薯香味浓,口感好。中抗薯瘟病。

  普薯32:品种特性为株形匍匐,长蔓,分枝多。顶叶浅紫色,叶心形,叶脉浅绿色,茎绿色。结薯分散,单株结薯较多,薯形下膨,薯身光滑,薯皮深红色,薯肉桔红色,胡萝卜素含量高。薯块干物率平均29.33%,食味80.45分,淀粉率18.89%,胡萝卜素含量17.30毫克/100克鲜薯。大田薯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抗。

  二、果园整地

  根据果园果树的行垄走向,进行松土起垄,依行就势,合理安排套种作物的行垄走向及垄面尺寸,基本要求为不伤果树根系又保证套种作物的生长需求,根据套种垄的大小合理埋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整地过程中,可以在第一遍松土后用耙子在土壤中耙一遍将其中的杂草、枯枝等杂物清理出来;在起垄后可以对垄面进行第二遍的梳耙,将垄面的杂草根、枝清理掉大部分,配合覆膜栽培,可以大幅减少前期杂草的数量。

  果树龙眼平均种植密度约46株/亩,行间套种两垄甘薯,垄距1米,株距为0.3米,平均种植密度1170株/亩。幼龄果树套种甘薯,考虑果树的营养需求及山地土壤条件,套种甘薯采用合理疏植,套种采用翻盖耕作土壤深度约0.3米,由于幼龄树根系浅,所以起垄时在果树冠幅外操作,采用微型旋耕机结合人工操作,精细耕整,旋耕松土后撒施有机肥(有机质≥45%),亩用有机肥1吨,撒施时尽量保证均匀;撒施底肥后,起垄覆土,在保证不损伤果树情况下起垄规格如下:甘薯垄距1米(包括沟),垅高0.3米左右,垄走向配合果园地形。

  翻地起垄后,在垄中间铺设滴灌带,如有晴好天气应适当的晒干后,采用银黑双色地膜进行覆膜,能有效的减少杂草,且可以适当增加果树的光照利用;同时地膜还能保土护墒,减少雨水直接冲淋导致的土壤板结,有利于后期果树的根系发育。

  三、移栽定植

  采用脱毒壮苗定植,甘薯种苗脱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对愈伤组织进行脱毒处理,如低温冷冻、热处理、药物处理等。选择壮苗进行定植,芽点无损伤、无病斑,长势良好的壮苗下地,尽可能保证成活率减少补苗;下种定植后7-10天,应及时检查薯苗是否具有良好的生长状态,可安排人员巡田,对死苗进行补苗及人工浇水等操作,杜绝缺苗断垄。

  定植后加强日常巡田观察,由于为山地果园套种模式,土壤、病虫害等情况相比规模生产要复杂,在管理上需要根据薯苗生长状况,灵活处理,在薯苗出现缺肥现象或病虫害侵染时,及时进行补肥壮苗、中耕除草和植保防治等操作。

  四、病虫害防治

  套种薯类作物的主要植保防治为虫害的观察及防治;主要为蛾类虫害,整个种植过程有效植保防治以低于3龄虫为对象。甘薯天蛾防治指标为2-3头/m2,斜纹夜蛾防治指标为5头/m2。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用药,应交替施药。由于套种疏植,套种甘薯的病害发生较低;重点防控甘薯茎腐病、甘薯病毒病、地下害虫,遵循绿色防控原则,保障食品安全。

  五、采收

  广东甘薯果园套种冬植选择在11月底栽插,11月底,果园修剪清园、埋肥等,在果园地面操作时适当的配合进行甘薯的套种起垄等操作,而甘薯栽种前期由于果树休眠,甘薯苗有较好的光照及生长空间,错开果树的生长期;冬种甘薯一般在种植后150天左右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