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科普大讲堂之“鲎”顾之忧

  2020年10月23日-11月22日,为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期间。为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广州市动物园开展了系列科普大讲堂活动。

  11月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颉晓勇博士给我们分享了《“鲎”顾之忧》主题讲座。颉晓勇博士在讲座上从四个方面进行分享:1.远古遗名,现代珍宝;2.公众如何参与鲎保护;3.基于公民科学的环北部湾鲎科考发布会;4.统一中华中文名称讨论。

1.jpg

  鲎(hou),凭借着它奇特的外形,深深地刻印在公众的脑海里。

  大家很少见到这个海洋生物,鲎是几亿年前进化过来的生物,历史非常悠远,从三叶虫动物繁衍过来,属于螯肢动物(肢口纲),是一种独特的分支。四亿年前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二亿年前演化为目前的样子后,直至现在外形没有多大改变。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几次生物大灭绝,但依然能幸存下来。然而既神秘又低调的“活化石”鲎,并没有得到文学大家的欣赏,所以少见有记录。

2.jpg

  在我们所有认识的生物的种类中,只有鲎是可以制成鲎试制,由鲎血制作的鲎试剂是最灵敏和专一的内毒素检查方法,被列入各国药典。从国家发布的药物中有500多种是要通过鲎试剂来检验的,从重要性程度方面中国鲎被列入到国家战略物质资源的地位。

3.jpg

  全世界范围内,现在只有四种鲎存活着。分布在美洲的叫美洲鲎;另外三种分布在亚洲,分别是圆尾鲎、巨鲎、中国鲎或者叫中华鲎。虽然三种鲎分布在亚洲,可是日本学者对鲎的学术研究是最早,最扎实的。亚洲鲎一般分布在上海地区沿海、海南地区沿海、北部湾沿海地区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等地方。

4.jpg

  颉晓勇博士在国内考察时会经常遇到中华鲎和圆尾鲎,给观众介绍了它们生长形态方面的区别。成年中国鲎的体长可长达60cm,圆尾鲎体长大概40cm左右。幼鲎一般硬质甲壳表面,鲎是有四只眼睛,其中有两只是复眼。中华鲎腹甲后缘上是有3个小突刺。鲎身上还有很多功能和秘密,值得更多人去研究。

5.jpg

  30多年前,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滩涂上,随处可以见到中华鲎成群扎堆出现。因为沿海的过度开发和非法使用、人类疯狂捉捕、过度食用,现在颉晓勇博士在沿海考察的时候再也见不到这个情况。面对鲎资源数量快速减少,相关专家也提交了把鲎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资料。在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上,正式确定6月20日为“国际鲎保育日”。

6.jpg

  濒危的中华鲎生存之路在何方?颉晓勇博士团队在鲎保护的路上不断前行,进行渔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中国鲎增殖放流,放流后及时跟踪调查与客观评估;在中国鲎人工繁育研究下功夫,致力于稚鲎发育生物学研究,分析出稚鲎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等。颉晓勇博士对中国鲎资源战略目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鲎科学放流,进行科学研究;2.鲎种群保育,保护和修复栖息地环境;3.鲎资源恢复;4.鲎资源可持续利用长效制。鲎资源保护除了需要政府管理法规完善之外,更加需要公众的力量加入。

7.jpg

  如何通过公众的力量对鲎进行保护呢?加强鲎知识的科普宣传、进行鲎科学放养、及时解救被捕的鲎、公众参与调查与检测等,这都是公众所在生活中能做到的。颉晓勇博士认为公众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也希望加强公众的力量来保护鲎。

8.jpg

  接着颉晓勇博士讲述了鲎科研调查的相关情况。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国鲎资源在沿海地区分布,每平方公里最多16~20只,有的地方甚至更少。北海湾的存在资源相比于其他地区还是丰富的,且在调查中还发现鲎的种群年龄结构是非常脆弱的。颉晓勇博士给观众讲述了他们团队在北海湾科考的故事。给观众介绍了鲎从幼年到成年自然脱壳的标本,鲎每脱一次壳会长大1.3倍,还在课堂上展示科考花絮,让观众认识到户外科考的乐趣,认识到鲎是川字的行进途径。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个科考项目。

9.jpg

  由于鲎历史悠久,资源分布散落,鲎的名称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都是比较模糊的。国外、我国香港和台湾通常称鲎为马蹄蟹(horseshoe crab)。其中Tachpleus tridentatus也常称为东方鲎或三棘鲎,也有称为日本鲎(日本统称)。国内学术文献较多采用中华鲎或中国鲎,新闻报道以及民间则还包括鸳鸯鱼、夫妻鱼、海底鸳鸯、海底坦克等表现地域或感情色彩的名称。颉晓勇博士跟观众进行了一场关于鲎的文化交流,认为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交流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希望更多人传播这个故事,确定统一使用中华鲎这个名字,方便以后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