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中心 > 最新专题 > 首席专家谈农技 > 媒体聚焦

“智”在田间,“数”说丰年,农业信息化技术助力数字乡村振兴——首席专家谈农技 第53期

时间:2025-01-20 10:40 来源:本网
字体 分享到:

  12月6日,《首席专家谈农技》|第53期【智慧农业专场】成功举行。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肖德琴教授带领大家走进智慧小院,领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农业信息化技术。肖教授在农业先进传感器、智能机器人与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还为农业农村领域的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方案,助力实现科技兴农。

图片1.png

节目现场。

  一、智慧小院1期

  智慧小院1期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科学,以智能植物工厂和智能家禽工厂示范园为主,汇聚了智慧农业感知技术、算法模型、装备及农机与农艺高度融合的精准管控平台,展现了智慧农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

图片2.png

智慧农业体系架构。

  在传统农业中对施多少肥、打多少药不是很清楚,容易出现“随便打”“靠感觉打”等情况,导致农药化肥使用超量或是不足。建设智慧小院的出发点就是以智慧农业为基础理念,从全面感知到智能决策,最后做到精准控制农药施用。通过应用智慧农业感知技术、先进的算法模型以及高度集成的装备,优化植物的生长条件,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了水资源和化肥的使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肖教授现场以病虫害算法为例指出:如果几百亩、几千亩、几万亩地全部使用智慧算法精准施药,假设每亩节省3元,也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二、智慧小院2期

  智慧小院2期在2024年11月6日落成并启用,旨在进一步拓展智慧农业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水平,以“智慧养殖”为主,着重于打造智慧水产、智慧畜牧的应用化展示,并引入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图片3.png

智慧小院2期。

  以鹅为例,肖教授现场指出:目前家鹅的放养、饲喂比较好解决,难点在于监测它的生产性能(如产蛋、健康等),这也是团队当前所聚焦的智能化技术。团队建立的家系小群体笼养鹅个体产蛋智能识别模型,通过对鹅的统一编号,精准定位每一只鹅,从鹅厂到鹅舍,再到具体鹅栏,最后到具体哪只鹅,并对产蛋过程全程监测,追溯鹅蛋来源。

图片4.png

升级型家禽养殖装备。

  “超级大脑”为猪场提供全方位智慧养殖方案、利用核磁共振自动筛选受精蛋、鱼菜共生实现生态循环……智慧小院二期在一期智能植物工厂和智能家禽工厂基础上,致力打造智慧水产、智慧畜牧应用化展示推广平台,包括工厂化水禽养殖与智慧猪场、鱼菜共生工厂、智能物联管控平台及数据终台等,建设有农业光谱研究室、算法与平台研究室、农业电子产品可靠性检测室、电子显微检测分析室、GPU算力中心、智慧农业集成试验中心、3D打印设计室、机器人研究室和移动采集平台。

图片5.png

鱼菜共生系统。

  智慧小院以点带面集中展示了华南农业大学在智慧农业方面的优秀成果,是该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肖德琴教授团队将会继续刻苦攻坚,不断深化对智慧农业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努力在智慧种植和养殖的“卡脖子”问题上取得创新性突破,促进科研成果落地应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