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68号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厅主办的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68号建议《关于柑橘区域复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办理情况和结果如下:
我省高度重视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朱小丹省长、徐少华常务副省长、邓海光副省长等省领导先后对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省政府将其列为重点工作。省农业厅将此项工作列为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多次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专家意见,落实工作责任举措,探索推进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复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一、推动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工作稳步实施
去年,我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印发《广东省柑橘黄龙病防控和改种工作实施方案》,省财政一次性统筹安排8000万元用于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工作,在我省柑橘主产区建设17个无病苗圃、1个防控改种示范县和1个防控改种示范村,并对农户购买无病种苗给予补贴。当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一是强化技术指导。我厅组织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省昆虫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柑橘黄龙病防控专家,成立了广东省柑橘黄龙病防控专家组。制定印发了广东省柑橘无病苗圃建设、无病苗木繁育、容器大苗繁育、黄龙病快速检测、田间防控等五项技术规程,指导各地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二是建立管理制度。我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了《关于印发〈广东省柑橘黄龙病防控和改种无病毒苗木补贴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农函〔2015〕192号),明确了柑橘无病毒苗圃认定、农民购买无病毒苗木补贴标准和申请补贴程序,规范和强化了省级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项目补贴资金管理,鼓励和引导农户种植柑橘无病苗木,提高无病苗木市场竞争力。2015年下半年我厅将组织专家认定一批省级柑橘无病苗圃,尽快开展购苗补贴工作,满足柑橘种植改种需要。
三是抓好防控监测。我省将柑橘黄龙病列为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对象,全面系统组织开展柑橘黄龙病疫情调查监测工作,建立250个重大植物疫情阻截监测点,结合重点专项调查,全面系统掌握当前柑橘黄龙病疫情发生动态,并按病株率分级统计。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一季度全省普查柑橘面积145.17万亩,占全省柑橘总面积近4成。全省挖除病株共计524.4万株,各地开展柑橘黄龙病统防统治53次,统防统治面积18.1万亩,监测柑橘木虱178次。
四是抓好苗圃建设。今年1月,我厅组织专家对17个新建无病毒苗圃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了修改意见。各地已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目前大部分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招投标。预计2016年投产后,每年可出圃柑橘无病苗2100万株以上,能基本满足柑橘产区健康种苗供应需求。
五是抓好复种改种示范点。佛冈县是全省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工作示范县,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柑橘黄龙病树及残次果园清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清除柑橘黄龙病树及残次果园的通告》,全面开展柑橘黄龙病清除工作,层层建立考核责任制。2015年一季度,该县柑橘黄龙病普查面积15.8万亩,普查发病率80%,病树挖除面积4.8万亩,挖除病树300万株,占全省挖除病株数近6成。全县改种其他作物面积5800亩,改种作物主要有葡萄、莲藕、芦笋、草莓、茶叶、花生、蔬菜等高值经济作物,改种示范效果逐步显现。此外,在佛冈县门楼富村建立200亩柑桔大苗复种示范点,预计年底种植,2017年可以挂果。
2015年,我厅进一步加大对柑橘产业的扶持力度,设立特色种植业产业专项,将柑橘列为重点扶持作物之一,项目采取各市自主申报、专家评审方式进行分配,最终确定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800万元,用于扶持柑橘类产品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无病苗圃建设和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密切关注柑橘产业发展形势,每季度收集汇总全省各地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情况,及时总结佛冈县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经验,指导全省柑橘黄龙病防控和改种工作。积极争取省财政加大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工作扶持力度,在全省柑橘主产区建立若干个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示范区,辐射带动全省柑橘黄龙病防控改种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省柑橘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
一是创新金融扶持方式。通过财政、信贷、保险合力驱动,创新“政银保”扶持模式。2013-2014年共投入1.5亿元为贷款合作社全额补贴保费、补贴50%的贷款利息及设立超赔资金,预计撬动金融资金近20亿元,扶持省级示范社、联合社及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合作社,扶持一批投入高、规模大、见效快、效益好的关键项目。
二是推动法律政策出台。尽快推动出台《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意见》,为农民合作社开展加工业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进一步贯彻《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突出依法依规运作,指导合作社向规范化建设方向转变,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对建议中提出的“全面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种申报认证费用减免”,我厅一直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目前,合作社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已实现免费。对目前仍然需收取费用的相关环节,我厅将继续积极建议和协助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措施。
至2014年底,全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达3.19万家,其中创建了341个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了农业产销对接,有效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致富。
三、推进全省柑橘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
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打造了“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我省产业化、规模化种植柑橘的农业龙头企业有10多家,如:广东省红江农场、梅州市飞龙果业有限公司、广宁县利德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宁县创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望天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种植柑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种植面积大,多达几千至万亩以上规模;二是产业化经营,多数有保鲜加工厂和销售渠道;三是分别与华农大、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专家作技术指导,做好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工作;四是有自己的育苗基地,专门培育无病苗木,苗木质量有保障,有效推动我省柑橘产业健康发展。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培育更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达到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条件的柑橘企业申报省农业龙头企业,同时支持和引导有实力、有品牌的柑橘生产销售企业到山区建立生产基地,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纸
第 1368 号〔农村农业类〕
代 表 姓 名 |
梁志成 |
代表证号 码 |
0627 |
代表团 |
肇庆 |
|
详 细通讯地址 |
德庆县官圩镇富六村委会 |
邮政编码 |
526642 |
|||
联系电话 |
|
|||||
标题: |
关于柑桔区域复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
|||||
代表对公开此建议有关情况的意见(此为必选项,请代表本人打勾注明): 同意全文公开 (√ ) 仅同意公开标题 ( ) 不宜公开( ) |
||||||
如有以下情况,请代表打勾注明: 1. 此建议由代表通过调查研究形式 专题调研 (√ ) 视察 ( ) 座谈、走访等其他调研形式( ) 2. 建议内容属于多年多次提出、尚未解决的事项 2年 ( ) 3年 ( ) 3年以上( ) 3. 希望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加强与代表联系沟通 (√ )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
||||||
交 办 意 见 |
省农业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办理 |
|||||
注:一、请用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二、一事一件。
三、代表不用填写“编号”、“类别”、“交办意见”栏。
四、代表联名提出建议时,请填写第四页的表格。
近两三年来,我省柑桔产业由于遭受柑桔黄龙病的危害,全省柑桔产业呈现萎缩退化态势,有效种植面积正逐年大幅减少,大批的柑桔园出现减收、失收甚至绝收荒废的现象,导致许多农民出现增收困难;大批的柑桔园、残园亟待改种。目前,由于柑桔种植效益比较高,部分农民没有科学观念,仍抱着搏一搏的心态复种柑桔,但前景未卜;部分农民则尝试改种香蕉、黄皮、甜脆梨、蔬菜、花卉等,在等待观望,果园一直荒废着。为此,结合我省柑桔产业的实际,科学合理规划和引导农民做好复种、改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经成为我省柑桔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狠抓柑桔特色主导产业不放松。 继续坚持不懈的抓好柑桔黄龙病的防控,最大限度遏制柑桔黄龙病的扩大蔓延;着力办好柑桔黄龙病防控的示范点和柑桔复种的示范点,增强广大果农战胜黄龙病的信心;加快柑桔无病苗圃基地的建设,请农业科研部门长期跟踪指导服务。强化柑桔苗木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提升果农种植管理水平。努力保持柑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柑桔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不动摇。 二、开展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规划调整工作。 由省政府牵头,邀请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调研指导,对我省农业的发展进行一轮新的总体规划和布局,进一步研究今后农业发展的思路、方向政策,对那些没有经济价值的柑桔病果园进行改造,实行分类技术指导,提出山地种植作物、水田种植作物、短期种植作物、远期种植作物、低植作物、高植作物等,分类进行规划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供广大农民参考,以减少农民因为盲目改种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做好农业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在全省农业结构布局重新规划调整的前提下,由省财政扶持资金,市(县)农业部门牵头,根据科研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有重点的从外地引进一些适合我省各地种(养)的新品种回来,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试种试养(注重示范,慎重推广),从中选定一批符合当地发展的名特优新农业品种并加以推广,进一步推动全省农业多元化发展。建议农业、财政、银信等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选定品种的宣传引导和扶持推广力度,切实做好种苗、技术、资金、市场等服务工作,使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将其打造成为继柑桔之后的又一农业主导产业。 四、引导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农业发展。 各市(县)要创新农业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市场、适合当地发展的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前来当地投资建场办厂,发展种养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和带动当地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种养和加工,着力打造一批新兴的农业主导产业,推动全省农业多元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广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五、实行规模化生产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流转农村土地,加大当地招商引资的力度,实行规模化生产经营,大力扶持和发展家庭农场和新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立标准化的示范园区。打造一批农业强势品牌,围绕当地主导农产品生产发展,支持和鼓励各类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种养基地积极申报创建广东省(农业类)名牌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或基地认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培训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一是壮大和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和落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围绕主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物流需求,建立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效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二是加快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全面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种申报认证费用减免、金融扶持、项目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