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90776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农农函〔2019〕1060号(A)
费伟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调整潭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与功能的提案》(第20190776号)收悉。经综合江门市政府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
潭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2012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873号文批准,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潭江南楼至蒲桥江段,全长29.2公里,总面积64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40公顷,试验区面积4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广东鲂、鲮鱼、赤眼鳟等18种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品种。保护区建立以来,为广东鲂等鱼类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良场地,切实强化了潭江重要鱼类资源的保护。
二、保护区调整的必要性
一是强化保护区功能的需要。原保护区内有1974年建成的合山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是防洪、压咸兼顾发电、航运,并一直发挥作用至今。然而枢纽的存在阻断了保护区的联通,使得水坝上下游水生生态系统、鱼类群落形成物理上的隔离。保护区调整后,在水坝上游增加了一个核心区,同时建设过鱼通道联通上下游核心区,水产种质资源得到更有效保护,进一步强化保护区功能。
二是加强保护区管理的需要。保护区设立时将人口密集的城镇区段划入了核心区。近年来,离保护区核心区不足100米的赤坎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镇,居民和旅客的增长进一步加剧对保护区管理的困难。而中上游沿岸人口稀少,两岸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厂矿污染较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将保护区核心区上移有利于强化保护区管理效能。
三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原保护区核心区建有一座危桥“江南桥”,该桥于60年代建成,前几年该桥因被货船撞击,导致该桥变为危桥,目前该桥已经禁止车辆通行。而该桥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是江南片区居民出行的唯一桥梁,危桥给两岸人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两岸的村民曾多次联盟上书要求改善这种困境。保护区核心区的调整可为大桥的维修或重建成为可能,将是实实在在解决核心区两岸民生的举措。
三、提案办理情况
加快推进潭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有利于提升保护区管理效能,同时对开平市民生发展带来便利。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积极与江门市政府(会办单位)沟通协调,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认真研究解决办法,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组织有关业务处室人员和专家亲赴江门开平,对潭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4月中旬,厅渔业资源保护处派员陪同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领导赴开平进行实地考察,对保护区调整前后的核心区范围进行现场核查,研究调整后的生态保护措施。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与提案人沟通,征询会办单位意见,研究谋划工作推进措施。
二是积极推进提案办理工作。2019年3月19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到江门开平,对开平市人民政府《潭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现场听取了开平市人民政府对保护区调整方案的汇报。经研究,我厅认为开平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区调整方案科学合理,并指导其对申报材料进一步修订完善。4月10日,我厅将修订后的申报材料连同我厅意见(关于报送潭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申报材料的函(粤农农函〔2019〕613号))上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
由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调整事项最终审批权属农业农村部,下一步我厅将协调开平市政府、农业农村局等政府部门积极走访农业农村部有关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交流,争取早日通过审批。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6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胡侃,020-37289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