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广东韶关 “五个聚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

时间:2023-06-14 12:41 来源:广东农业农村
【字体: 分享到:

  广东省韶关市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农民增收、乡村建设、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五个方面,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在2021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韶关总分位列全省第三,南雄市纳入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c12b20f465b95d6bd35f4a61745aed9e.jpg

丰收之景。冯兆宇 摄

  聚焦“百千万工程”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工作部署体系化。韶关市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大决策部署,迅速成立了韶关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以守正创新、勇争一流为工作理念,搭建一套专班体系架构,制定了乡村振兴专班工作方案,设置综合督导等11个工作小组,形成“1个专班+N个小组”的体系架构。目前,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村振兴专班已于3月8日挂牌实体化运作,是全省21个地市最先挂牌运作的乡村振兴专班。

  重点任务清单化。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按照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要求,逐项细化分解、逐级责任分工,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建立一项任务、一名领导、一张图表、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做到每一项部署、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推进工作制度化。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专班的运作机制,强化了专班下11个乡村振兴专项组责任落实、沟通反馈机制,各组根据今年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总体安排,建立工作推进及时反馈制度,形成了具体工作子方案,定期召开乡村振兴专项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并及时把乡村振兴最新成果向领导小组汇报,确保工作对接到位、推进到位、落实到位。

  聚焦稳定增收

  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守牢守好脱贫攻坚成果,创新防返贫监测帮扶“三个三”机制、成立强镇富村农业公司、创建乡村振兴车间等,实现110户278人风险消除,实施产业帮扶到户项目收益1.15亿元,带动9366户脱贫户增产增收;现在镇村两级成立强镇富村农业公司143个,营业收入总额达6348.92万元;创建乡村振兴车间88个,实现农民增收和缓解企业用工短缺双赢。

b1b25e066baac2dba87e2587a91326ba.jpg

翁源县兰花产业基地。冯兆宇 摄

  韶关以产业引领为纲,重点布局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加快传统产业发展、创新特色产业崛起相结合,建起了一条特色产业链,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了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居全省第一位,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实现零的突破,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连续两年获全省第一。发展壮大“善美韶农”“韶关茶”“韶关珍果”金名片,助力水果、茶、食用菌等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壮大,食用菌主要品种的种植规模及产量占全省市场份额60%,国兰的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培育了“大而优”的大宗农产品和“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按照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思路,积极推广“乡村旅游+”,绘制了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6.01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一产业增加值224.56亿元,同比增长4.9%。全市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4元,同比增长4.8%,有劳动力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2774元,同比增长8.9%。

  聚焦乡村建设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入开展“139+”美丽圩镇建设。作为省美丽圩镇建设专项改革试点,先从中心镇和一般镇中选定20个试点提升,再以优秀试点镇为示范引领镇街全面提升。目前,已全面完成“139+”美丽圩镇建设改革试点工作,70个乡镇达到示范圩镇标准,占比81.4%。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巩固。每月在“村庄清洁日”开展村庄清洁大行动,全市“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村道路面硬化(村委会通自然村)、农村保洁覆盖面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6%,累计创建干净整洁村356个、美丽宜居村724个、特色精品村128个,干净整洁村以上的共计1208个,干净整洁村以上达标率100%。

0851997a22e48d41b9ac04dbc3c3e742.jpg

武江“青林水岸、红色印记”乡村示范带,重阳水上无动力运动基地航拍图。武宣

  持续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举办了首届“个十百”乡村振兴擂台赛活动,高质量打造8条风貌带、10个美丽乡村、100个美丽庭院,激发各县(市、区)工作积极性。累计完成打造“环丹霞山生态休闲精品线路”、“乳桂经济走廊”等2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里程260.88公里,涵盖82个行政村约14.35万人。依托示范带建设的仁化县河富大井村民宿、爱树·丹霞山苑民宿项目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仁化县新龙村获“亚洲都市景观奖”,进一步推动乡村风貌大变化、颜值大提升。

  聚焦“三块地”改革

  解决农民切身利益问题

  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三三二”模式,即构建县、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创新农村土地直接流转、“预流转”、经营权入股三种流转模式,将细碎土地“小块并大块”“小田并大田”,探索出土地流转“韶关经验”。全市农村土地承包地总面积(应确权面积)241万亩,流转总面积119.8万亩,流转率为49.7%。

03e6f5b3c480099bd95cb30596df150b.jpg

乳源桂头镇草田坪新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陆瑶 摄

  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以立法形式通过《韶关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是省内第一部关于规范农村住房建设及其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整顿农村住房建设领域乱象,强化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全市10个县(市、区)实现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全覆盖,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2022年,全市共审批农村宅基地4244宗,审批面积647.8181亩。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韶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全市1486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以乳源瑶族自治县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试点,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流程,着眼于入市范围、入市主体、入市条件、入市方式等关键问题,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行为,探索实现了集体土地通过公共资产交易平台进行入市的途径,建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聚焦乡村治理

  党建引领构建善治格局

  突出党建引领。韶关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城市以来,不断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构建了以党委领导为核心,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等多元力量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创新推行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三个在先”机制,创新“民情夜访”、“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访贫问效”等机制,引导和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aa6fdacfb599161f9b14d9b570679d3d.jpg

犁市镇华南教育研学基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陈宇明 摄

  突出乡愁情怀。“人心善、风物美”的韶关正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建设“善美韶关”为抓手,坚持德治教化,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打造了送欢乐下基层、韶关市“非遗游”等品牌文化群众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共6万多场次,受众240多万人次。开展“万名乡贤帮千村”“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活动,培植引导11860名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乡贤帮扶项目共有473个,企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共计85656.99万元。

  突出示范引领。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全市行政村“清单制”运用占比达100%。各县(市、区)相继开展创新实践,其中新丰县大岭村被认定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持续推进全国及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创建,全市7个村创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4个镇创建成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87个村创建成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