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要闻

做好“特”字文章 打造“金字招牌”

时间:2018-06-29 09:22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分享到:

广东省将把“广东荔枝”打造成中国最有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农业产业

广东已形成粤西早中熟荔枝、粤东中迟熟荔枝和珠三角晚熟荔枝区域特色明显的集中优势区。省农业厅供图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全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据统计,2017年,广东荔枝种植面积411万亩、占全国51%,产量131万吨、占全国57%。有良好发展基础的同时,广东省的荔枝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荔枝作为广东最具特色的水果,如何打造该产业“金字招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广东也正在积极探索“破题之道”。上半年召开的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特”字文章,集中连片发展岭南特色水果、南药、茶叶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主导产品产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

  6月28日至30日,在广州从化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就是推动我省乃至全国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及广东省农业厅联合主办,广州市从化区政府承办。大会以“乡村振兴·美荔前行”为主题,系列活动包括中国荔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一带一路”荔枝产业国际交流合作、荔枝产业成果展示、广东荔枝种植匠和从化名优产品评选等活动。国内外一些知名院士、专家及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参加了此次大会。

  基础厚实▶▷

  坐拥多项全国之最

  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北纬19度至24度为荔枝优势生长区。据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荔枝总面积超过1100万亩,年产量380万吨以上。除了中国,在印度、泰国、越南等20多个国家均有种植。其中大约96%的荔枝生产于北半球,南半球产量仅占4%左右。中国荔枝占世界荔枝的七成。

  夏天一到,岭南荔枝自南向北次第成熟,山野无不披红点翠,格外夺目。荔枝是我省单一水果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的热带水果,面积和产量均列全国第一,占全国的五成以上,世界的1/3。全省已形成粤西早中熟荔枝、粤东中迟熟荔枝和珠三角晚熟荔枝区域特色明显的集中优势区。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荔枝种质资源保存量600多份,同样居全国第一,占全球的60%以上;我省的荔枝产业科研实力最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18位岗位科学家中14位在广东;种植分布地域最广,全省66%的县均有种植;连片面积最大,茂名130多万亩荔枝林连片种植;地理标志产品最多,共有14个;古树保存数量最多,百年以上超过1万株,最古老树1300多年;最先出台荔枝产业保护条例,2017年5月1日颁布实施……我省荔枝产业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广东荔枝不仅以其品种多、质量优、面积大闻名全国乃至全球,更是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荔枝文化底蕴而著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等诗词就是最好的佐证。

  据考证,广东省种植荔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荔枝与广东结缘千年,成为岭南人精神家园的一部分和岭南文化千年传承的重要载体。广东荔枝是唐宋等时期皇室贡品,在茂名市的高州、电白等地仍然有当年的荔枝贡园。

  事实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广东荔枝产业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主产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在产区,荔枝代表着希望与财富。据调研,2015年廉江荔枝生产收益占廉江家庭收入接近五成;电白、化州和从化约占四成;增城占32.27%;高州占23.75%;阳西占22.42%。

  机遇难逢▶▷

  天时地利人和均具备

  近年来,广东以问题为导向,抓住荔枝产业发展关键环节,重点实施品种改良、设施改造、销售渠道创新、推进产业融合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品种结构不合理、销售难、产业链短等产业发展瓶颈,促进了全省荔枝产业健康发展,出现了荔枝产销两旺、农民增收的好势头。

  更为可喜的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在我省高度重视荔枝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广东荔枝产业保护条例》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前提下,广东荔枝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今年5月26日,由省农业厅和茂名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促进广东荔枝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透露,农业农村部将支持茂名建设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荔枝产业园和世界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库(圃),全面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电商物流、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群。这将为我省荔枝产业的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全省乡村振兴大会也强调,广东要做好“特”字文章,集中连片发展岭南特色水果、南药、茶叶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主导产品产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为推动荔枝产业的持续发展,我省于2017年1月13日出台了全国第一个荔枝地方法规《广东省荔枝产业保护条例》,于同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以法律保障助推荔枝产业跨越式发展。

  今年6月底,广东荔枝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更是助推该产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联盟旨在搭建广东荔枝产业发展和各主产区沟通交流平台,共同拓展荔枝产业的新业态新功能,共同拓宽荔枝消费的新形态新市场,共同激活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方式,鼓励引导各主产区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共建共享、行业共治共管、品牌共创共推。

  此外,尽管广东荔枝加工量较小,但随着我省农产品加工机构的设置和完善,尤其是《广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等文件的出台,将会更进一步推动荔枝产业的融合发展。

  广东作为电商大省,农产品触电互联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也让荔枝这个古老产业重焕活力,粤西、珠三角等荔枝主产区荔枝电商迅猛发展,让全国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美味荔枝的理想成为现实,让“广东荔枝”唱响全国成为可能。以茂名为例,自2013年以来,茂名市荔枝电商发展迅猛,成几何级增长,2017年更是突飞猛进。据不完全统计,茂名销售荔枝的网店,从2013年的36家发展到2017年的3600多家,销售量由450吨18万件增长到2.2万吨600万件。

  谋划周密▶▷

  把荔枝做成富民兴村事业

  在广东荔枝产业联盟成立时,省农业厅厅长郑伟仪就表示,我省高度重视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打开广东乡村产业兴旺的突破口。广东荔枝产业联盟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政商企联合,产加销联动,一二三产融合,共同唱响“广东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将广东荔枝打造成中国最有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农业产业,让“广东荔枝”成为广东对外交流的靓丽名片。

  这既是对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的要求,也为我省荔枝产业未来擘画了美好的发展蓝图。

  正如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所说:“我们希望‘广东荔枝’在品种、技术、质量和市场上成为引领者。”

  因此,我省提出要发挥广东现有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努力把荔枝做成农民脱贫的致富事业,富民兴村的火红事业,人们感受美好生活的甜蜜产业,传播岭南文化的特色产业,看得见乡愁的“心头产业”。

  省农业厅则明确表示,下一步,全省农业系统将抓重点、补短板、强优势,努力争当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调优结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开展荔枝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大品种改良力度,通过品种改良,让荔枝上市时间更长、品质更优、区域布局更合理。

  二是唱响品牌。广东荔枝与其他地方的荔枝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全省农业系统将着力打造“广东荔枝”区域公用品牌,把“广东荔枝”打造成消费者喜爱、竞争力强的标志性品牌,提升广东农业“金字招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是延伸链条。把荔枝与文化、旅游、康养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补强科技链,丰富文化链,全面提升荔枝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让广东荔枝美名远扬、风行天下,“让世界爱上广东荔枝”。

  四是搭实平台。成立荔枝产业联盟的同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召开荔枝发展产业大会,总结发展模式,理清发展思路,聚集发展力量。

  在近期召开的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省农业厅副厅长黄斌民进一步强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指示精神,充分研究与会代表的意见建议,在摸清家底基础上,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制定荔枝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出台促进荔枝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创设扶持荔枝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充分发挥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的作用,制定荔枝生产、销售、加工的标准和规范;四是建设高水平示范推广基地,加强荔枝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示范带动品种改良和绿色发展;五是对广东荔枝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讲好广东荔枝故事,促进荔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广东荔枝各种“全国之最”

  ●面积和产量均列全国第一,占全国的五成以上,世界的1/3

  ●荔枝种质资源保存量600多份,同样居全国第一,占全球的60%以上

  ●荔枝产业科研实力最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18位岗位科学家中14位在广东

  ●种植分布地域最广,全省66%的县均有种植

  ●连片面积最大,茂名130多万亩荔枝林连片种植

  ●地理标志产品最多,共有14个

  ●古树保存数量最多,百年以上超过1万株,最古老树1300多年

  ●最先出台荔枝产业保护条例,2017年5月1日颁布实施

  2018年中国优质荔枝擂台赛获奖名单出炉

  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中心和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的2018年中国优质荔枝擂台赛,历时1年,通过种植户自愿寄样、专家评审的方式评选出优质荔枝金奖10个,其中我省有5个荔枝产品获奖。

  获得金奖的10个荔枝产品分别是:

  1.广东省惠东县红荔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桂味

  2.广西灵山县香山果场选送的桂味

  3.广东省广州市泉山荔枝果场选送的桂味

  4.广东省东莞市大迳社区选送的冰荔

  5.深圳市人才研修院荔枝园选送的糯米糍

  6.广东省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选送的井冈红糯

  7.广西浦北县富园果业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妃子笑

  8.广西灵山县区屋果场选送的白糖罂

  9.广西合浦县生态美香山专业合作社选送的鸡嘴荔

  10.海南陆侨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选送的无核荔

  广东十大荔枝种植匠揭晓

  “广东荔枝种植匠”评选推介活动由省农业厅主办,以“育匠人匠心、塑美荔脊梁”为主题,旨在弘扬荔枝种植的“匠人精神”,树立行业标杆,推动广东荔枝产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促进果农持续增收。

  此次评选活动的参选者首先经由各地市农业部门及省市社会组织推荐,经评审专家初审之后再由公众进行网络投票。5月21日,在广州市荔湾区公证处公证员的监督下,2018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库(广东区域)中抽取了5名评选专家,参与2018“广东荔枝种植匠”的评审工作;5月23日,5名评审专家经过初审筛选出15名参选人员入围第二轮公众评审环节。

  7天的网络投票吸引了48万余人次关注,累计投票接近14万,堪称广东荔枝界的一场狂欢。最终以专家评选分值占比70%和公众投票分值占比30%的规则,组委会评选出“2018年广东十大荔枝种植匠”。名单如下:

  1.补建华,阳江市阳西县。种植荔枝22年,种植荔枝面积230亩,品种为妃子笑、桂味、井岗红糯和岭丰糯,示范带动果农千人以上。

  成就:牵头成立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坚持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推广实用型技术。其果场(华翔果场)建立了荔枝品种资源圃,收集国内外荔枝品种83个,被定为国家荔枝体系双肩玉荷包高接换冠试验园。

  2.陈迪,阳江市阳西县。种植荔枝28年,种植荔枝面积1200亩,主栽品种妃子笑和桂味,示范带动果农500人。

  成就:牵头成立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创立“西荔王”牌荔枝,其生产基地入选“广东省菜篮子工程”项目,生产的荔枝已经获得2个绿色食品A级证书和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

  3.陈浩潮,广州市增城区。种植荔枝25年,种植荔枝面积1070亩,主栽品种仙进奉,示范带动果农1100人。

  成就:牵头成立仙进奉荔枝专业合作社和广州增城区仙基种业合作社,其生产的仙进奉先后获得广东省名优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连续5年被广州市农业局列为主推产品。

  4.崔保国,汕尾市。种植荔枝27年,种植荔枝面积80亩,主栽品种凤山红灯笼、妃子笑和糯米糍,示范带动果农108人。

  成就:2017年其果园自产的凤山红灯笼和妃子笑,在第一届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上分别获得其他优质荔枝组金奖和妃子笑组银奖。

  5.黄志强,东莞市。种植荔枝30年,种植荔枝面积95亩,主栽品种桂味、糯米糍和冰荔,示范带动果农320人。

  成就:组织成立东莞市厚街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生产的荔枝先后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6.刘远昌,东莞市。种植荔枝29年,种植荔枝面积105亩,主栽品种糯米糍、桂味、唐夏红、观音绿、仙进奉和岭丰糯,示范带动果农90人。

  成就:创立“昌堂牌”荔枝,2010年“昌堂牌”荔枝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其生产的桂味荔枝获得东莞市2010年首届优质荔枝品评活动“金荔奖”桂味组二等奖。

  7.卢永泉,惠州市惠东县。种植荔枝17年,种植荔枝面积130亩,主栽品种为糯米糍、井岗红糯、桂味和岭丰糯,示范带动果农近300人。

  成就:牵头成立惠东县荔龙种养专业合作社,创立“荔兴龙”商标。合作社培育的三个荔枝品种井岗红糯、糯米糍、仙婆果在“2017年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评比中分别荣获金、银、铜奖。

  8.周贤军,广州市从化区。种植荔枝25年,主栽品种糯米糍、桂味和妃子笑,示范带动果农百余人。

  成就:西丽果场品牌荔枝创始人之一,其培育的糯米糍、桂味荔枝被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荔枝龙眼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9.朱焱宗,茂名高州市。种植荔枝10年,种植荔枝面积270亩,主栽品种桂味。高州市燊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每年举行技术培训班4次,共800多人次,使周边农户5000多人受益。

  成就:生产的鲜果及干果注册为“马头牌”商标,并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2014年基地生产的桂味荔枝被评为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

  10.邹细球,广州市增城区。种植荔枝31年,种植面积328亩,主栽品种增城挂绿、甜岩、桂味、糯米糍和水晶球,示范带动果农200人。

  成就:牵头成立邹庄农业专业合作社,其果园先后获得2014年广州(增城)最具有特色甜岩荔枝果园金奖、2015年广州(增城)最受欢迎挂绿荔枝金奖、2016年广州(增城)最受欢迎桂味银奖和2017年广州(增城)最受迎欢挂绿荔枝果园金奖。

相关附件: